昭雪映镜心更新时间:2025-11-24 13:47:30
释放阅读上一章
昭雪映镜心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章

清和二十三年,皇帝驾崩,遗诏未立。

皇后膝下无子,帝位空悬。

朝野暗涌,后妃皆想将血脉推上那至高之位。

谢昭雪亦然。

可她早已与家族决裂,孤身一人,手无寸权。

最终,她选择求那个权倾朝野的男人——摄政王萧王。

也是她曾经的未婚夫,萧镜辞。

寝殿内,她轻纱蔽体,他却冷眼相对。

“你凭什么认为本王会要一个残花败柳?”

谢昭雪眼底的光黯了下去,却依旧平静地起身,仿佛早有所料。

当年她悔婚入宫,他恨她也是应该的。

可就在她转身的刹那,一股力道猛地将她压回锦褥之中。

萧镜辞的手死死扣住她的腰身,炽热的呼吸烫在她耳畔,一字一句皆是不甘:

“为什么不再求求我,你还想去找谁?”

......

萧镜辞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谢昭雪身上,而她却始终未曾开口。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良久,萧镜辞拂袖而去。

几日后,谢昭雪名下的八皇子登基的诏书传来,一切尘埃落定。

听着宫墙外喧天的礼乐,谢昭雪轻轻合上双眼。

八皇子并非她亲生,而是昔日闺中密友梅姐姐临终托付。

如今,总算不负故人所托。

正当宫中上下沉浸在迎新帝的喜庆中,赵内监却捧着明黄卷轴踏雪而来。

他面露难色:“昭太妃,萧王说......娘娘与先帝情深意笃,特自请殉葬。”

谢昭雪先是一怔,随即了然颔首。

子立母死,历来如此。

即便她并非新帝生母,依然难逃这般命运。

漫天飞雪中,宫墙的朱红格外灼目。她忽然忆起十六岁那年的萧镜辞。

少年纵马拦下她的轿辇,眼尾泛红,声音哽咽却坚定:

“阿雪,若你不愿入宫,纵使万箭穿心,我也定带你离开。”

雪絮落在她的脸上,泛起一阵凉意。

此刻后宫早已一片空寂,后妃早已各自回家。

依照旧制,先帝嫔妃皆应殉葬。

幸得摄政王萧镜辞力谏废除陋习,幼帝初登大统,准了这道奏请笼络人心。

只是她没想到,萧镜辞救了所有后妃,却偏偏不愿放过她。

赵内监低声提醒:“太妃殉葬前,可要见见家人?”

面上的雪早已融化,凉意直透心底。

谢昭雪声音沙哑:“不必了,这世间......早已没有我的亲人。”

“可您双亲健在,还有幼妹与兄长......”

谢昭雪淡淡打断:“雪大了,公公路上当心。”

话音未落,已转身步入深殿。

赵内监抬高了声音,有些急切地唤住她:“娘娘这又是何苦?只要您愿向王爷服个软,此事未必没有转机。”

是啊,整个盛京谁不知道,萧镜辞曾将谢昭雪视若生命。

一股滞涩的酸楚突然涌上谢昭雪心头。

那个曾将她捧在掌心的人,如今竟成了最恨她的人。

及笄礼那日,萧镜辞送上为她亲手打下的聘雁。

夕阳余晖映照着他炽热的眼眸,少年激动地握着她的手。

“阿雪,我终于可以迎你过门了。”

可她从清晨等到深夜,始终没有等来萧家的提亲队伍。

等来的,是萧将军叛国、满门入狱的噩耗。

后来,萧将军用祖上的免死金牌换得幼子萧镜辞活命。

再见到萧镜辞是一个月后,他双眼通红地拦在她入宫的轿前。

昔日神采飞扬的少年郎,眼中只剩下满身风霜。

他声音嘶哑:“你若不愿入宫,纵使万箭穿心,我也带你离开。”

她还记得自己当时如何回应:

“不嫁皇上,难道要嫁给你吗?然后呢?是随你流放三千里,还是陪你共赴黄泉?”

他眼中最后的光骤然熄灭,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直到轿帘垂落,起驾之际。

她听见他破碎的恳求:

“阿雪,萧家是冤枉的......天下人都不信我,为何连你也不愿信?”

“阿雪,你为什么......不能再多等我一些时日......”

轿身摇晃,谢昭雪死死绞着手中的绢帕,始终不敢回头望一眼那个跪在雨中的身影。

从回忆中抽身。

她看向赵内监,唇角牵起一抹凄凉的弧度:“能为先帝殉葬,是谢氏荣耀。”

就在这时,一道玄色身影笼罩下来,高大的身形将她完全覆盖在阴影之中。

赵内监连忙躬身:“王爷。”

萧镜辞手持两卷明黄圣旨,墨色的眼眸深不见底,周身散发着凛冽的寒气。

他冷声宣读旨意,字字如冰:

【七日后,先帝入葬皇陵,谢氏之女谢昭雪自愿殉葬,随侍泉下。】

“太妃与先帝情深意重,此番相随,必能让先帝含笑九泉,再续前缘。”

他那冰冷的漠然,如利刃刺进她的心口,曾经盛满柔情的双眸,如今只剩下蚀骨的恨意。

“昭太妃,天命已定,你那些翻云覆雨的手段,是时候收敛了。”

谢昭雪接过圣旨,声音低哑:“陛下之死,嫔妾哀痛万分,能入皇陵继续侍奉,死而无憾。”

萧镜辞转身离去。

谢昭雪凝视着他的背影,注意到他虽一身华服,脚上的靴子却已陈旧不堪。

那是她十五岁时送他的生辰礼,他一直视若珍宝,舍不得更换。

当年她曾笑言:“穿坏了,我再给你绣新的。”

她确实做到了。

这些年来,她宫中的库房里,堆满了一双双亲手缝制的靴子。

只是再没能送出去,也不能送出去。

这时,她瞥见萧镜辞手中还紧握着另一道圣旨。

她轻声问赵内监:“大监可知,还有哪位姐妹要与我一同殉葬吗??”

赵内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低声回道:“回太妃,殉葬的只有娘娘一位,王爷手中那道......是他亲自求来的赐婚圣旨。”

“赐婚?”她脱口而出,“为谁求的?”

话一出口便知失言,却已收不回来。

赵内监一字一句,清晰答道:

“王爷要娶的,是娘娘的幼妹,谢盈月。”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1章

作者名:中定
更新时间:2025-11-24 13:47:30

清和二十三年,皇帝驾崩,遗诏未立。

皇后膝下无子,帝位空悬。

朝野暗涌,后妃皆想将血脉推上那至高之位。

谢昭雪亦然。

可她早已与家族决裂,孤身一人,手无寸权。

最终,她选择求那个权倾朝野的男人——摄政王萧王。

也是她曾经的未婚夫,萧镜辞。

寝殿内,她轻纱蔽体,他却冷眼相对。

“你凭什么认为本王会要一个残花败柳?”

谢昭雪眼底的光黯了下去,却依旧平静地起身,仿佛早有所料。

当年她悔婚入宫,他恨她也是应该的。

可就在她转身的刹那,一股力道猛地将她压回锦褥之中。

萧镜辞的手死死扣住她的腰身,炽热的呼吸烫在她耳畔,一字一句皆是不甘:

“为什么不再求求我,你还想去找谁?”

......

萧镜辞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谢昭雪身上,而她却始终未曾开口。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良久,萧镜辞拂袖而去。

几日后,谢昭雪名下的八皇子登基的诏书传来,一切尘埃落定。

听着宫墙外喧天的礼乐,谢昭雪轻轻合上双眼。

八皇子并非她亲生,而是昔日闺中密友梅姐姐临终托付。

如今,总算不负故人所托。

正当宫中上下沉浸在迎新帝的喜庆中,赵内监却捧着明黄卷轴踏雪而来。

他面露难色:“昭太妃,萧王说......娘娘与先帝情深意笃,特自请殉葬。”

谢昭雪先是一怔,随即了然颔首。

子立母死,历来如此。

即便她并非新帝生母,依然难逃这般命运。

漫天飞雪中,宫墙的朱红格外灼目。她忽然忆起十六岁那年的萧镜辞。

少年纵马拦下她的轿辇,眼尾泛红,声音哽咽却坚定:

“阿雪,若你不愿入宫,纵使万箭穿心,我也定带你离开。”

雪絮落在她的脸上,泛起一阵凉意。

此刻后宫早已一片空寂,后妃早已各自回家。

依照旧制,先帝嫔妃皆应殉葬。

幸得摄政王萧镜辞力谏废除陋习,幼帝初登大统,准了这道奏请笼络人心。

只是她没想到,萧镜辞救了所有后妃,却偏偏不愿放过她。

赵内监低声提醒:“太妃殉葬前,可要见见家人?”

面上的雪早已融化,凉意直透心底。

谢昭雪声音沙哑:“不必了,这世间......早已没有我的亲人。”

“可您双亲健在,还有幼妹与兄长......”

谢昭雪淡淡打断:“雪大了,公公路上当心。”

话音未落,已转身步入深殿。

赵内监抬高了声音,有些急切地唤住她:“娘娘这又是何苦?只要您愿向王爷服个软,此事未必没有转机。”

是啊,整个盛京谁不知道,萧镜辞曾将谢昭雪视若生命。

一股滞涩的酸楚突然涌上谢昭雪心头。

那个曾将她捧在掌心的人,如今竟成了最恨她的人。

及笄礼那日,萧镜辞送上为她亲手打下的聘雁。

夕阳余晖映照着他炽热的眼眸,少年激动地握着她的手。

“阿雪,我终于可以迎你过门了。”

可她从清晨等到深夜,始终没有等来萧家的提亲队伍。

等来的,是萧将军叛国、满门入狱的噩耗。

后来,萧将军用祖上的免死金牌换得幼子萧镜辞活命。

再见到萧镜辞是一个月后,他双眼通红地拦在她入宫的轿前。

昔日神采飞扬的少年郎,眼中只剩下满身风霜。

他声音嘶哑:“你若不愿入宫,纵使万箭穿心,我也带你离开。”

她还记得自己当时如何回应:

“不嫁皇上,难道要嫁给你吗?然后呢?是随你流放三千里,还是陪你共赴黄泉?”

他眼中最后的光骤然熄灭,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直到轿帘垂落,起驾之际。

她听见他破碎的恳求:

“阿雪,萧家是冤枉的......天下人都不信我,为何连你也不愿信?”

“阿雪,你为什么......不能再多等我一些时日......”

轿身摇晃,谢昭雪死死绞着手中的绢帕,始终不敢回头望一眼那个跪在雨中的身影。

从回忆中抽身。

她看向赵内监,唇角牵起一抹凄凉的弧度:“能为先帝殉葬,是谢氏荣耀。”

就在这时,一道玄色身影笼罩下来,高大的身形将她完全覆盖在阴影之中。

赵内监连忙躬身:“王爷。”

萧镜辞手持两卷明黄圣旨,墨色的眼眸深不见底,周身散发着凛冽的寒气。

他冷声宣读旨意,字字如冰:

【七日后,先帝入葬皇陵,谢氏之女谢昭雪自愿殉葬,随侍泉下。】

“太妃与先帝情深意重,此番相随,必能让先帝含笑九泉,再续前缘。”

他那冰冷的漠然,如利刃刺进她的心口,曾经盛满柔情的双眸,如今只剩下蚀骨的恨意。

“昭太妃,天命已定,你那些翻云覆雨的手段,是时候收敛了。”

谢昭雪接过圣旨,声音低哑:“陛下之死,嫔妾哀痛万分,能入皇陵继续侍奉,死而无憾。”

萧镜辞转身离去。

谢昭雪凝视着他的背影,注意到他虽一身华服,脚上的靴子却已陈旧不堪。

那是她十五岁时送他的生辰礼,他一直视若珍宝,舍不得更换。

当年她曾笑言:“穿坏了,我再给你绣新的。”

她确实做到了。

这些年来,她宫中的库房里,堆满了一双双亲手缝制的靴子。

只是再没能送出去,也不能送出去。

这时,她瞥见萧镜辞手中还紧握着另一道圣旨。

她轻声问赵内监:“大监可知,还有哪位姐妹要与我一同殉葬吗??”

赵内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低声回道:“回太妃,殉葬的只有娘娘一位,王爷手中那道......是他亲自求来的赐婚圣旨。”

“赐婚?”她脱口而出,“为谁求的?”

话一出口便知失言,却已收不回来。

赵内监一字一句,清晰答道:

“王爷要娶的,是娘娘的幼妹,谢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