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瓷器撬动大明更新时间:2025-09-24 18:50:01
释放阅读上一章
我用瓷器撬动大明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5章

应天府,德顺窑。

七日的光景,好比一场大梦。

顾庭兰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手里捧着一只新沏的茶碗,茶是顶级的雨前龙井,钱通亲自送来的。他看着窑厂里来来往往,忙着清点打包,准备北上投奔儿子的伙计们,只觉得这辈子都没这么舒坦过。

京城的消息,早就通过钱通的渠道传了回来。

他儿子顾尘,没死。

不但没死,还在天子脚下,紫禁城里,混成了官。

正六品的奉御,总领西苑丹房,见君不跪。

顾庭兰每念叨一遍这几个词,就忍不住咧开嘴笑,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得意。他这辈子最骄傲的,是自己的一双手,能烧出绝世的天青釉。可现在,他觉得最骄傲的,是他生了个好儿子。

那个曾经让他觉得“不务正业”、“满脑子歪门邪道”的儿子,用他看不懂的法子,把顾家从上吊的边缘,硬生生拽了回来,还拽上了青云路。

“爹,京城风大,速来。”

他摩挲着儿子派人送回来的亲笔信,信纸上的墨迹,他觉得比任何釉色都好看。

“风大好啊,风大,才好扬帆!”顾庭兰喝了口茶,只觉得浑身通泰。

他已经想好了,到了京城,他就把自己关在院子里,哪儿也不去,就帮着儿子研究那劳什子丹炉。他要把毕生所学都用上,给儿子当最坚实的后盾。至于那些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就全交给那个鬼精鬼精的儿子去折腾吧。

就在他畅想未来之时,德顺窑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

“砰!”

一声巨响,惊得满院的伙计都停下了手里的活。

顾庭兰的眉头猛地一皱。

只见数十名身穿黑色劲装,腰佩绣春刀的汉子,好比一群闯入羊圈的饿狼,瞬间堵死了窑厂所有的出口。他们面无表情,眼神森冷,身上那股子血腥和煞气,熏得人胆寒。

为首的,正是锦衣卫千户,骆安。

他手里没有拿刀,只拿着一张盖着北镇抚司大印的拘捕令,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哪个是顾庭兰?”骆安的声音,好比两块破瓦在摩擦,又干又刺耳。

钱通正在一旁帮忙张罗,一见这阵仗,魂都吓飞了半边。他认得这身衣服,更认得这股子味道。这是京城来的锦衣卫!

他想上前说几句场面话,却被骆安一个眼神,吓得腿肚子发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顾庭兰站起身,他虽不懂官场,却也不是傻子。这阵仗,是来者不善。

“我就是。”他沉声应道。

“好。”骆安嘴角一咧,露出一个残忍的笑,“顾庭兰,你可知罪?”

“我何罪之有?”顾庭兰梗着脖子。他自认一生坦荡,除了脾气差点,没做过任何亏心事。

“何罪之有?”骆安好似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他将手里的拘捕令,在顾庭兰面前一晃,“有人举报,你德顺窑,私通倭寇,倒卖丝绸,囤积居奇,意图扰乱江南经济,动摇国本!”

这个罪名一出口,整个院子,瞬间死寂。

所有伙计,包括钱通在内,都用一种见了鬼的表情看着顾庭兰。

私通倭寇?动摇国本?

这罪名,别说是一个小小的窑工,就是应天府的知府,都担不起!这是要满门抄斩,诛九族的大罪!

“你血口喷人!”顾庭兰气得浑身发抖,“我顾家三代烧窑,从不碰一丝一毫的丝绸生意!更别说那杀千刀的倭寇!”

“我们不看你说什么,我们只看证据。”骆安一挥手,“给我搜!”

数十名锦衣卫立刻如狼似虎地扑了进去,翻箱倒柜,砸墙撬地,不过一炷香的工夫,原本整洁的窑厂,就被砸得一片狼藉。

很快,一名锦衣卫从顾庭兰的卧房里,捧着一个木匣子快步跑了出来。

“大人,找到了!”

骆安接过木匣,当着所有人的面,一把打开。

匣子里,没有金银,没有丝绸。

只有厚厚一摞来自东瀛的账本,和一把寒光闪闪的倭刀。

铁证如山!

顾庭兰看着那把倭刀,整个人都懵了。他一辈子只摸过瓷坯和窑火,何曾见过这种杀人的凶器!

“不,这不是我的东西!”他嘶声辩解,声音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骆安根本不听,他拿起那把倭刀,在手里掂了掂,狞笑道:“顾庭兰,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

顾庭兰死死盯着那把刀,他不懂政治,不懂栽赃,但他懂材料,懂工艺。他看着那刀柄上的缠绳,看着那刀鞘上的劣质涂漆,一种属于顶尖匠人的直觉,让他脱口而出。

“这刀是假的!”

“你说什么?”骆安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我说这刀是假的!”顾庭兰的声音陡然拔高他指着那把刀,眼神里是匠人对自己专业领域不容侵犯的愤怒,“倭刀锻造千锤百炼,钢色纯正刃口必有烧刃纹。你这把刀钢色驳杂,刃口平直,分明就是乡下铁匠铺里打出来糊弄外行的破烂货!还有这刀柄鲛鱼皮包裹粗糙不堪缠绳松散,你拿这种东西来污蔑我?你们锦衣卫就是这么办案的吗!”

他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技术性的细节,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骆安的面皮猛地抽搐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老东西死到临头,不求饶不喊冤,反而跟自己讨论起刀的真假来了!

更让他心惊的是这老东西好像还说对了!

这刀确实是他们为了省事,在京城随便找个铺子买来充数的。

“巧舌如簧!”骆安恼羞成怒,猛地一脚踹在顾庭兰的膝盖上。

顾庭兰猝不及防,惨叫一声,重重地跪倒在地。

“嘴硬是吧?到了北镇抚司的诏狱,咱家有的是法子,让你这身硬骨头,变成一滩烂泥!”骆安收起“证据”,对着手下喝道,“锁了,带走!德顺窑上下,一个不留!”

冰冷的镣铐,锁住了顾庭兰的双手。

他被两个锦衣卫粗暴地架起来,往外拖去。他回头看着自己一生心血所在的窑厂,看着那些被吓得瘫软在地的伙计,看着钱通那张绝望的脸,心中涌起无尽的悲凉。

他明白了。

这不是冲着他来的。

这是冲着他那个在京城,刚刚冒头的儿子来的!

他成了儿子的软肋,成了敌人用来拿捏儿子的工具!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15章

作者名:天出
更新时间:2025-09-24 18:50:01

应天府,德顺窑。

七日的光景,好比一场大梦。

顾庭兰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手里捧着一只新沏的茶碗,茶是顶级的雨前龙井,钱通亲自送来的。他看着窑厂里来来往往,忙着清点打包,准备北上投奔儿子的伙计们,只觉得这辈子都没这么舒坦过。

京城的消息,早就通过钱通的渠道传了回来。

他儿子顾尘,没死。

不但没死,还在天子脚下,紫禁城里,混成了官。

正六品的奉御,总领西苑丹房,见君不跪。

顾庭兰每念叨一遍这几个词,就忍不住咧开嘴笑,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得意。他这辈子最骄傲的,是自己的一双手,能烧出绝世的天青釉。可现在,他觉得最骄傲的,是他生了个好儿子。

那个曾经让他觉得“不务正业”、“满脑子歪门邪道”的儿子,用他看不懂的法子,把顾家从上吊的边缘,硬生生拽了回来,还拽上了青云路。

“爹,京城风大,速来。”

他摩挲着儿子派人送回来的亲笔信,信纸上的墨迹,他觉得比任何釉色都好看。

“风大好啊,风大,才好扬帆!”顾庭兰喝了口茶,只觉得浑身通泰。

他已经想好了,到了京城,他就把自己关在院子里,哪儿也不去,就帮着儿子研究那劳什子丹炉。他要把毕生所学都用上,给儿子当最坚实的后盾。至于那些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就全交给那个鬼精鬼精的儿子去折腾吧。

就在他畅想未来之时,德顺窑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

“砰!”

一声巨响,惊得满院的伙计都停下了手里的活。

顾庭兰的眉头猛地一皱。

只见数十名身穿黑色劲装,腰佩绣春刀的汉子,好比一群闯入羊圈的饿狼,瞬间堵死了窑厂所有的出口。他们面无表情,眼神森冷,身上那股子血腥和煞气,熏得人胆寒。

为首的,正是锦衣卫千户,骆安。

他手里没有拿刀,只拿着一张盖着北镇抚司大印的拘捕令,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哪个是顾庭兰?”骆安的声音,好比两块破瓦在摩擦,又干又刺耳。

钱通正在一旁帮忙张罗,一见这阵仗,魂都吓飞了半边。他认得这身衣服,更认得这股子味道。这是京城来的锦衣卫!

他想上前说几句场面话,却被骆安一个眼神,吓得腿肚子发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顾庭兰站起身,他虽不懂官场,却也不是傻子。这阵仗,是来者不善。

“我就是。”他沉声应道。

“好。”骆安嘴角一咧,露出一个残忍的笑,“顾庭兰,你可知罪?”

“我何罪之有?”顾庭兰梗着脖子。他自认一生坦荡,除了脾气差点,没做过任何亏心事。

“何罪之有?”骆安好似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他将手里的拘捕令,在顾庭兰面前一晃,“有人举报,你德顺窑,私通倭寇,倒卖丝绸,囤积居奇,意图扰乱江南经济,动摇国本!”

这个罪名一出口,整个院子,瞬间死寂。

所有伙计,包括钱通在内,都用一种见了鬼的表情看着顾庭兰。

私通倭寇?动摇国本?

这罪名,别说是一个小小的窑工,就是应天府的知府,都担不起!这是要满门抄斩,诛九族的大罪!

“你血口喷人!”顾庭兰气得浑身发抖,“我顾家三代烧窑,从不碰一丝一毫的丝绸生意!更别说那杀千刀的倭寇!”

“我们不看你说什么,我们只看证据。”骆安一挥手,“给我搜!”

数十名锦衣卫立刻如狼似虎地扑了进去,翻箱倒柜,砸墙撬地,不过一炷香的工夫,原本整洁的窑厂,就被砸得一片狼藉。

很快,一名锦衣卫从顾庭兰的卧房里,捧着一个木匣子快步跑了出来。

“大人,找到了!”

骆安接过木匣,当着所有人的面,一把打开。

匣子里,没有金银,没有丝绸。

只有厚厚一摞来自东瀛的账本,和一把寒光闪闪的倭刀。

铁证如山!

顾庭兰看着那把倭刀,整个人都懵了。他一辈子只摸过瓷坯和窑火,何曾见过这种杀人的凶器!

“不,这不是我的东西!”他嘶声辩解,声音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骆安根本不听,他拿起那把倭刀,在手里掂了掂,狞笑道:“顾庭兰,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

顾庭兰死死盯着那把刀,他不懂政治,不懂栽赃,但他懂材料,懂工艺。他看着那刀柄上的缠绳,看着那刀鞘上的劣质涂漆,一种属于顶尖匠人的直觉,让他脱口而出。

“这刀是假的!”

“你说什么?”骆安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我说这刀是假的!”顾庭兰的声音陡然拔高他指着那把刀,眼神里是匠人对自己专业领域不容侵犯的愤怒,“倭刀锻造千锤百炼,钢色纯正刃口必有烧刃纹。你这把刀钢色驳杂,刃口平直,分明就是乡下铁匠铺里打出来糊弄外行的破烂货!还有这刀柄鲛鱼皮包裹粗糙不堪缠绳松散,你拿这种东西来污蔑我?你们锦衣卫就是这么办案的吗!”

他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技术性的细节,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骆安的面皮猛地抽搐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老东西死到临头,不求饶不喊冤,反而跟自己讨论起刀的真假来了!

更让他心惊的是这老东西好像还说对了!

这刀确实是他们为了省事,在京城随便找个铺子买来充数的。

“巧舌如簧!”骆安恼羞成怒,猛地一脚踹在顾庭兰的膝盖上。

顾庭兰猝不及防,惨叫一声,重重地跪倒在地。

“嘴硬是吧?到了北镇抚司的诏狱,咱家有的是法子,让你这身硬骨头,变成一滩烂泥!”骆安收起“证据”,对着手下喝道,“锁了,带走!德顺窑上下,一个不留!”

冰冷的镣铐,锁住了顾庭兰的双手。

他被两个锦衣卫粗暴地架起来,往外拖去。他回头看着自己一生心血所在的窑厂,看着那些被吓得瘫软在地的伙计,看着钱通那张绝望的脸,心中涌起无尽的悲凉。

他明白了。

这不是冲着他来的。

这是冲着他那个在京城,刚刚冒头的儿子来的!

他成了儿子的软肋,成了敌人用来拿捏儿子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