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殿月更新时间:2025-05-17 21:54:28
释放阅读上一章
楼殿月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8章

妹妹引出一场大戏

徐婉承微微蹙眉,若有所思地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

这神情,在她面如明月,眼若水杏的娃娃脸上,显得很不着调,仿佛一个天真的孩童突然学着大人,思虑起了家国大事。

我忍不住轻笑出声。

“你还有心思笑!”

徐婉承嗔怪道:“梁家大公子鬼迷心窍娶了永王旧人,如今不知怎么幡然醒悟,不肯与她圆房,这是想寻个绊子,伺机送出府去了……

这些闲话在京城内院都传遍了,连我娘都听说了,担心地让我来看一看你。”

婉承贴心地用了“永王旧人”,我知道原话比这难听。

我笑道:“是我不好,让你们担心了。你回去转告伯母,这闲话的源头是府里下人乱嚼舌根,没影的事。”

徐婉承旋即展颜,露出尖尖一颗虎牙,“你们圆过房啦!”

“那倒……也没有。”

那日之后,梁凤箫的二妹梁书简便拖着全家去庙里斋戒祈福,而后梁凤箫又入了工部,接二连三的繁杂事,令人心无绮念。

而这份绮念过了洞房花烛夜一旦搁置下来,再要拾起,仿佛就需要格外的契机或莫大的动力,现如今我与梁凤箫,一样也没占。

“唉——”

徐婉承焉了下去,叹口气道:“到底是我害苦了你。”

我知道她还在后悔学堂时的事,便道:“都猴年马月的事了,你还记着。

是宇文驰卑鄙,与你无关。你那时替我奔走,徐大人亦常暗中接济我,终究是我怕连累你们,才与你们断了联系。

如今宇文驰已死,我也平安无事,你可不许挂心了啊。”

我白她一眼,又给她添了一盏茶和一块桃酥,接着道:“你有这闲心,倒不如在旁的事情上帮帮我,我才真心谢谢你。”

“哪个不帮你了?方才只顾担忧你得没得着闺房之乐,没拿出来罢了。”

徐婉承坦荡荡说着虎狼之词,一面从腰间的小布袋里掏出两张纸。

“我爹在户部执掌吏员人事,我也常跟着去整理籍册,吏户亲朋关系一类,本不难查。

但你让我查的,还是颇费了一番功夫,因为你爹娘和郭氏,在明面上,没扯上过任何关系……”

徐婉承正要往下说,一旁忽闪过一道人影,她反应快,又若无其事将那纸塞回了袋中。

时值春末,园中的合欢花开得繁茂,红白的丝蕊,远看去雾蒙蒙的。那人影从合欢树旁绕过来,止步在亭外,侧首朝这边顾盼。

只见梁凤箫的三弟梁文策一袭青色长衫,身形颀长洒落,圆圆脸上一团稚气未脱,还留着前几日打架留下的乌青。

“嫂嫂见礼。方才在皇城门外遇见兄长,他让我给嫂嫂带个话:衙门事多,今夜便宿在营式房了,明日过午才回。”

成婚后不久,梁凤箫正式入工部衙门,在营缮司营式房领了营造主事之职。

他身为工部尚书的长子,这官衔不高,活儿却重,日常在衙门计画商议,忙罢又得亲去工事现场,日晒雨淋,风餐露宿也是常有。

偏梁凤箫一头扑在上面,干得极其认真,成亲之后住家的日子屈指可数。

我起身见礼,他递上一个花布包袱,又道:“这是兄长托我转交给你的。”

我打开一看,愣怔之下,又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惊喜,脱口道:“是工部新刊印的《居室考》!”

梁凤箫因为时常离家,大约是觉得对我有欠,出入消息传得紧不说,或有好吃的新奇的,如这《居室考》,他知我会喜欢,又常托人捎来给我。

我感到手中书册沉甸甸的,他心系他的营造事业,但他似乎真的将“为夫之责”放在心上了。

我心叹一口气,其实他大可不必如此。

他娶我进门已费了诸多周折,一开始心照不宣,不过是两人看到了对方身上可用之处。

我利用他脱离永王府,入梁家暗查父亲之死,甚而妄想着借梁家在营造界一展拳脚。

他呢,我对太康殿图样的熟稔,烫样的精巧,庑殿顶推山的本事,对他自然也是颇有助益。

但正如共赏日出那日所说,若细论起来,我想成事是非他不可,而他却不是别无选择,况且,他还帮我瞒下了永王之死的真相。

如此一想,我便仿佛于心有亏,他再这般待我,我不禁会想,该拿什么还他?

这时,徐婉承捂嘴轻笑了两声,让我省过神来。

“这会儿我倒是相信那些话,果真是谣传的了。”

我微笑着白她一眼,继而招呼文策吃一盏茶再走。

文策此时正拿眼在瞧一旁的徐婉承,犹疑片瞬,原本已经向外拐了半个身子,堪堪又收回来,隔得远远地在我们对面坐下。

我初还有些担心,大雍是夷人立国,在男女大妨上,比之前晟宽松许多,可他们一个待字闺中,一个尚未及冠,同桌吃茶毕竟不是正理。

可婉承落落大方,见文策低眉垂眸吃着茶,朗声道:“你便是在贞仪昏礼之上,替她打架出气的梁文策?”

文策闻言一怔,微微颔首道:“正是。”

婉承笑意更盛,一双明眸忽闪忽闪的,举起茶盏道:“你懂得维护兄嫂,是真汉子,这杯茶算我敬你。”

我瞠目咋舌,文策也好不到哪去,迟疑之下缓缓跟着举起茶杯。

就在这时,一个严厉的嗓音如平地里一声惊雷般响起:

“梁文策!”

三人同时转过脸去,我心头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那是梁府除郭氏之外,视我为眼中钉的第二号人物——二妹梁书简。

梁书简果真将我纵着梁文策和徐婉承同桌吃茶一事告到父母跟前去了。

彼时徐婉承已先回家,我只身跪在堂下,暗地里叹一口长气。

我倒不怕受罚,我笃定梁家人再怎么罚我,也比不上永王手段厉害。

只是,内院无休无止的鸡毛蒜皮、纠缠不清的口角官司,应对起来也着实令人疲累。

梁书简从《礼》论起,延伸到圣人关于男女授受不亲的规训,滔滔不绝,有理有据,又从反面暗讽我“特殊”的身份,并举我不入流的行止,带着她三弟与陌生女子同桌吃茶言笑云云。

梁书简真不愧为钦封青麓书院的女史,不论见地或辩才都是首屈一指,据说她自小熟读经典,过目不忘,尤精《女则》《女诫》等,因此在青麓书院教授皇亲国戚的女眷。

我跪在堂下,竭力抑制着打呵欠的冲动,出离地想到,若是林小姐还在世,她定能与梁书简成为好朋友。

梁文策在一旁不耐烦道:“二姐你差不多得了,你让嫂嫂也说两句!”

梁书简只比梁文策年长一岁有余,梁书简看不上梁文策的不学无术,梁文策看不上梁书简的迂不可言,两姐弟平日里便如针尖对麦芒,极易炸锅。

依我观察,这两姐弟只在一件事上达成巨大的共识,那便是,敬兄长梁凤箫若天神一般,无论先头口角闹得怎么样,只要梁凤箫推着木轮椅静静往那一停,还没说话,两姐弟立即消兵止戈了。

年前起梁书简常住书院,平日不大回家,婚后我只见过她两次。但从她轻蔑的眼神中,我也能感觉到,她是极看不起我的。

碍于一种傲气,她从不提“家妓”二字,但明里暗里又总爱提点我“特殊的出身”。

有一回,我听见她在内帏与众官家女眷说,她兄长本来要娶的是沈御史家的女儿,那姑娘是出了名的温婉贤惠,“也才勉强配得起兄长”。

后面的话不言而喻,梁凤箫怎么娶了我这“特殊出身”的女子,简直鬼迷心窍,暴殄天物。

梁文策话音刚落,梁书简连带堂上坐着的梁重九和郭氏,眼神都齐刷刷地朝我射来。

我谄媚地笑了,我说二妹不愧是女夫子,方才说的每一句都对极了。

我才不同她辩,我也辩不过她。

我只反复说,文策特地赶来送信,身为长嫂,我怕他渴怕他饿,便招呼他吃茶,徐婉承是我十余年的密友,太熟了所以我一时忘了。

梁书简从嗓子眼凉凉哼了一声,道:“当是污秽场面历得多了,见惯了男女狎昵,旧习改不过来吧。”

啧,这小娘虽说学识渊博,刻薄也是真刻薄。

梁重九揉了揉睛明穴,神情逐渐出离敷衍。

郭氏阴沉着脸,虽不说话,但连连咳嗽,抬眼垂眸目光总要厌恶地扫过我。

我适时道:“今日园中有美景茶果,有美人悦目。

文策年未弱冠,在自家中为美景美食美人驻足,颇有古君子之风,何必说成污秽、狎昵那么严重呢?

我常听父亲教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他感慨,大欲当前,人心都是渺小的……”

“一派胡言!”

我的话果然激怒了郭氏,只见她目眦欲裂,胸前一起一伏,脸上没有一丝血色,指着我骂“没教养的东西!”

最后,郭氏提出请家法责罚——杖打十大板子,好让我长点记性。

梁书简不响了,目光闪烁,像是有些吃惊。

梁文策急呼了一声“阿娘”,道:“嫂嫂哪禁得住那些板子?与外女同坐吃茶的究竟是我,阿娘要打就打我吧!”

郭氏狠瞪了他一眼,“没出息的东西,你若想阻拦,连你一起打!”

梁文策悻悻的一时没了话。

梁重九脸上也写着犹疑,正挨到郭氏身边想同她商议,郭氏冷道:“老爷向来不管内院之事,况这祸害是谁允准招进来的,如今我苦心管教,老爷还能腆着脸说情不成?”

梁重九左右为难,末了只说:“叫他们下手别太重,长了教训便是,仔细打坏了身子。”

说话间家法请上来了,一人长的粗棍子,饶是我粗枝大叶,看着也难免心惊——我的老爹啊,你们到底结了什么仇什么怨,让这老娘儿们恨我恨到这份上?

没错,眼下我基本确认了郭氏是与我爹有过节,而非我娘。

新婚那夜之后,又有许多次,我趁着侍奉汤药时试探,发现每回提起父亲,她的神情都会变得不自然。

我便让徐婉承帮着去查一查,我爹和郭氏之间,有没有亲眷友朋之类的明面关系。

徐婉承走前将那两张纸塞给我,我偷看一眼,明白了为什么徐婉承说,颇费了一番功夫才查到——

我父冯衡与郭氏的籍谱之间没有载明直接关联,但细心的婉承将两人的亲属和友朋一一比照,发现我父亲有个相熟的同窗名叫赖青的,是郭氏的远房表弟,来京就学时,他便住在郭氏娘家。

父亲与郭氏,会不会是通过这个赖青相识的?

我被婆子们七手八脚架上长凳时,脑子里还在转着父亲的事。我抬眼见梁文策心急如焚的神色,又故作镇定,向他投去宽慰的目光,微微笑了笑。

家法结结实实地落在后臀上时,我紧咬着牙没吭声。

一、二、三、四、五……

我默数到五,随后听到一阵急急的车轱辘声。

“住手!”

梁凤箫的嗓音不可置疑地响起。

我松了一口气,唇边绽开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婉承不负所托,让梁凤箫来得恰逢其时。

送她走时,我便让她去工部衙门找梁凤箫报信,我特地嘱了一句“时机”,她便不让我再说下去,利落地道了声“明白”。

我的盘算是:若梁凤箫来早了,郭氏还没被激怒,便要偃旗息鼓,后续我作为的空间有限;但若梁凤箫来晚了,恐怕我屁股开花,多受无谓的皮肉之苦,我很怕痛。

在神色各异的诸人目光注视下,梁凤箫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让人将我抬下来,此外他并未向谁发难,甚至没有多说什么。

他只是容色淡淡地看了看他们,而后对侍从道:

“行健,扶我上去。”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8章

书名:楼殿月
作者名:大兔君Chloe
更新时间:2025-05-17 21:54:28

妹妹引出一场大戏

徐婉承微微蹙眉,若有所思地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

这神情,在她面如明月,眼若水杏的娃娃脸上,显得很不着调,仿佛一个天真的孩童突然学着大人,思虑起了家国大事。

我忍不住轻笑出声。

“你还有心思笑!”

徐婉承嗔怪道:“梁家大公子鬼迷心窍娶了永王旧人,如今不知怎么幡然醒悟,不肯与她圆房,这是想寻个绊子,伺机送出府去了……

这些闲话在京城内院都传遍了,连我娘都听说了,担心地让我来看一看你。”

婉承贴心地用了“永王旧人”,我知道原话比这难听。

我笑道:“是我不好,让你们担心了。你回去转告伯母,这闲话的源头是府里下人乱嚼舌根,没影的事。”

徐婉承旋即展颜,露出尖尖一颗虎牙,“你们圆过房啦!”

“那倒……也没有。”

那日之后,梁凤箫的二妹梁书简便拖着全家去庙里斋戒祈福,而后梁凤箫又入了工部,接二连三的繁杂事,令人心无绮念。

而这份绮念过了洞房花烛夜一旦搁置下来,再要拾起,仿佛就需要格外的契机或莫大的动力,现如今我与梁凤箫,一样也没占。

“唉——”

徐婉承焉了下去,叹口气道:“到底是我害苦了你。”

我知道她还在后悔学堂时的事,便道:“都猴年马月的事了,你还记着。

是宇文驰卑鄙,与你无关。你那时替我奔走,徐大人亦常暗中接济我,终究是我怕连累你们,才与你们断了联系。

如今宇文驰已死,我也平安无事,你可不许挂心了啊。”

我白她一眼,又给她添了一盏茶和一块桃酥,接着道:“你有这闲心,倒不如在旁的事情上帮帮我,我才真心谢谢你。”

“哪个不帮你了?方才只顾担忧你得没得着闺房之乐,没拿出来罢了。”

徐婉承坦荡荡说着虎狼之词,一面从腰间的小布袋里掏出两张纸。

“我爹在户部执掌吏员人事,我也常跟着去整理籍册,吏户亲朋关系一类,本不难查。

但你让我查的,还是颇费了一番功夫,因为你爹娘和郭氏,在明面上,没扯上过任何关系……”

徐婉承正要往下说,一旁忽闪过一道人影,她反应快,又若无其事将那纸塞回了袋中。

时值春末,园中的合欢花开得繁茂,红白的丝蕊,远看去雾蒙蒙的。那人影从合欢树旁绕过来,止步在亭外,侧首朝这边顾盼。

只见梁凤箫的三弟梁文策一袭青色长衫,身形颀长洒落,圆圆脸上一团稚气未脱,还留着前几日打架留下的乌青。

“嫂嫂见礼。方才在皇城门外遇见兄长,他让我给嫂嫂带个话:衙门事多,今夜便宿在营式房了,明日过午才回。”

成婚后不久,梁凤箫正式入工部衙门,在营缮司营式房领了营造主事之职。

他身为工部尚书的长子,这官衔不高,活儿却重,日常在衙门计画商议,忙罢又得亲去工事现场,日晒雨淋,风餐露宿也是常有。

偏梁凤箫一头扑在上面,干得极其认真,成亲之后住家的日子屈指可数。

我起身见礼,他递上一个花布包袱,又道:“这是兄长托我转交给你的。”

我打开一看,愣怔之下,又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惊喜,脱口道:“是工部新刊印的《居室考》!”

梁凤箫因为时常离家,大约是觉得对我有欠,出入消息传得紧不说,或有好吃的新奇的,如这《居室考》,他知我会喜欢,又常托人捎来给我。

我感到手中书册沉甸甸的,他心系他的营造事业,但他似乎真的将“为夫之责”放在心上了。

我心叹一口气,其实他大可不必如此。

他娶我进门已费了诸多周折,一开始心照不宣,不过是两人看到了对方身上可用之处。

我利用他脱离永王府,入梁家暗查父亲之死,甚而妄想着借梁家在营造界一展拳脚。

他呢,我对太康殿图样的熟稔,烫样的精巧,庑殿顶推山的本事,对他自然也是颇有助益。

但正如共赏日出那日所说,若细论起来,我想成事是非他不可,而他却不是别无选择,况且,他还帮我瞒下了永王之死的真相。

如此一想,我便仿佛于心有亏,他再这般待我,我不禁会想,该拿什么还他?

这时,徐婉承捂嘴轻笑了两声,让我省过神来。

“这会儿我倒是相信那些话,果真是谣传的了。”

我微笑着白她一眼,继而招呼文策吃一盏茶再走。

文策此时正拿眼在瞧一旁的徐婉承,犹疑片瞬,原本已经向外拐了半个身子,堪堪又收回来,隔得远远地在我们对面坐下。

我初还有些担心,大雍是夷人立国,在男女大妨上,比之前晟宽松许多,可他们一个待字闺中,一个尚未及冠,同桌吃茶毕竟不是正理。

可婉承落落大方,见文策低眉垂眸吃着茶,朗声道:“你便是在贞仪昏礼之上,替她打架出气的梁文策?”

文策闻言一怔,微微颔首道:“正是。”

婉承笑意更盛,一双明眸忽闪忽闪的,举起茶盏道:“你懂得维护兄嫂,是真汉子,这杯茶算我敬你。”

我瞠目咋舌,文策也好不到哪去,迟疑之下缓缓跟着举起茶杯。

就在这时,一个严厉的嗓音如平地里一声惊雷般响起:

“梁文策!”

三人同时转过脸去,我心头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那是梁府除郭氏之外,视我为眼中钉的第二号人物——二妹梁书简。

梁书简果真将我纵着梁文策和徐婉承同桌吃茶一事告到父母跟前去了。

彼时徐婉承已先回家,我只身跪在堂下,暗地里叹一口长气。

我倒不怕受罚,我笃定梁家人再怎么罚我,也比不上永王手段厉害。

只是,内院无休无止的鸡毛蒜皮、纠缠不清的口角官司,应对起来也着实令人疲累。

梁书简从《礼》论起,延伸到圣人关于男女授受不亲的规训,滔滔不绝,有理有据,又从反面暗讽我“特殊”的身份,并举我不入流的行止,带着她三弟与陌生女子同桌吃茶言笑云云。

梁书简真不愧为钦封青麓书院的女史,不论见地或辩才都是首屈一指,据说她自小熟读经典,过目不忘,尤精《女则》《女诫》等,因此在青麓书院教授皇亲国戚的女眷。

我跪在堂下,竭力抑制着打呵欠的冲动,出离地想到,若是林小姐还在世,她定能与梁书简成为好朋友。

梁文策在一旁不耐烦道:“二姐你差不多得了,你让嫂嫂也说两句!”

梁书简只比梁文策年长一岁有余,梁书简看不上梁文策的不学无术,梁文策看不上梁书简的迂不可言,两姐弟平日里便如针尖对麦芒,极易炸锅。

依我观察,这两姐弟只在一件事上达成巨大的共识,那便是,敬兄长梁凤箫若天神一般,无论先头口角闹得怎么样,只要梁凤箫推着木轮椅静静往那一停,还没说话,两姐弟立即消兵止戈了。

年前起梁书简常住书院,平日不大回家,婚后我只见过她两次。但从她轻蔑的眼神中,我也能感觉到,她是极看不起我的。

碍于一种傲气,她从不提“家妓”二字,但明里暗里又总爱提点我“特殊的出身”。

有一回,我听见她在内帏与众官家女眷说,她兄长本来要娶的是沈御史家的女儿,那姑娘是出了名的温婉贤惠,“也才勉强配得起兄长”。

后面的话不言而喻,梁凤箫怎么娶了我这“特殊出身”的女子,简直鬼迷心窍,暴殄天物。

梁文策话音刚落,梁书简连带堂上坐着的梁重九和郭氏,眼神都齐刷刷地朝我射来。

我谄媚地笑了,我说二妹不愧是女夫子,方才说的每一句都对极了。

我才不同她辩,我也辩不过她。

我只反复说,文策特地赶来送信,身为长嫂,我怕他渴怕他饿,便招呼他吃茶,徐婉承是我十余年的密友,太熟了所以我一时忘了。

梁书简从嗓子眼凉凉哼了一声,道:“当是污秽场面历得多了,见惯了男女狎昵,旧习改不过来吧。”

啧,这小娘虽说学识渊博,刻薄也是真刻薄。

梁重九揉了揉睛明穴,神情逐渐出离敷衍。

郭氏阴沉着脸,虽不说话,但连连咳嗽,抬眼垂眸目光总要厌恶地扫过我。

我适时道:“今日园中有美景茶果,有美人悦目。

文策年未弱冠,在自家中为美景美食美人驻足,颇有古君子之风,何必说成污秽、狎昵那么严重呢?

我常听父亲教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他感慨,大欲当前,人心都是渺小的……”

“一派胡言!”

我的话果然激怒了郭氏,只见她目眦欲裂,胸前一起一伏,脸上没有一丝血色,指着我骂“没教养的东西!”

最后,郭氏提出请家法责罚——杖打十大板子,好让我长点记性。

梁书简不响了,目光闪烁,像是有些吃惊。

梁文策急呼了一声“阿娘”,道:“嫂嫂哪禁得住那些板子?与外女同坐吃茶的究竟是我,阿娘要打就打我吧!”

郭氏狠瞪了他一眼,“没出息的东西,你若想阻拦,连你一起打!”

梁文策悻悻的一时没了话。

梁重九脸上也写着犹疑,正挨到郭氏身边想同她商议,郭氏冷道:“老爷向来不管内院之事,况这祸害是谁允准招进来的,如今我苦心管教,老爷还能腆着脸说情不成?”

梁重九左右为难,末了只说:“叫他们下手别太重,长了教训便是,仔细打坏了身子。”

说话间家法请上来了,一人长的粗棍子,饶是我粗枝大叶,看着也难免心惊——我的老爹啊,你们到底结了什么仇什么怨,让这老娘儿们恨我恨到这份上?

没错,眼下我基本确认了郭氏是与我爹有过节,而非我娘。

新婚那夜之后,又有许多次,我趁着侍奉汤药时试探,发现每回提起父亲,她的神情都会变得不自然。

我便让徐婉承帮着去查一查,我爹和郭氏之间,有没有亲眷友朋之类的明面关系。

徐婉承走前将那两张纸塞给我,我偷看一眼,明白了为什么徐婉承说,颇费了一番功夫才查到——

我父冯衡与郭氏的籍谱之间没有载明直接关联,但细心的婉承将两人的亲属和友朋一一比照,发现我父亲有个相熟的同窗名叫赖青的,是郭氏的远房表弟,来京就学时,他便住在郭氏娘家。

父亲与郭氏,会不会是通过这个赖青相识的?

我被婆子们七手八脚架上长凳时,脑子里还在转着父亲的事。我抬眼见梁文策心急如焚的神色,又故作镇定,向他投去宽慰的目光,微微笑了笑。

家法结结实实地落在后臀上时,我紧咬着牙没吭声。

一、二、三、四、五……

我默数到五,随后听到一阵急急的车轱辘声。

“住手!”

梁凤箫的嗓音不可置疑地响起。

我松了一口气,唇边绽开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婉承不负所托,让梁凤箫来得恰逢其时。

送她走时,我便让她去工部衙门找梁凤箫报信,我特地嘱了一句“时机”,她便不让我再说下去,利落地道了声“明白”。

我的盘算是:若梁凤箫来早了,郭氏还没被激怒,便要偃旗息鼓,后续我作为的空间有限;但若梁凤箫来晚了,恐怕我屁股开花,多受无谓的皮肉之苦,我很怕痛。

在神色各异的诸人目光注视下,梁凤箫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让人将我抬下来,此外他并未向谁发难,甚至没有多说什么。

他只是容色淡淡地看了看他们,而后对侍从道:

“行健,扶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