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之地更新时间:2025-11-18 11:40:06
释放阅读上一章
迷踪之地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4章

“五十块?”我倒吸一口凉气。

在1993年,这可是一笔巨款。

我在卫生院当全科医生,一个月的工资才两百块,镇上小学老师的工资也就一百六。

“收它干啥?”我追问。

“这叫水龙须,也叫水中太岁,壮阳!只有咱们这龙口湖里才有。它平常钻进人身体,吸食阳气,等它再从人嘴里出来的时候,就是大补!有人专门在湖区这边收,死的不要,就要活的。”

我忍不住气笑了。

万事万物,只要跟“壮阳”扯上关系,立马就身价倍增。

“从嘴里吐出来的东西也当药材,不嫌恶心吗?”我问道。

“鸡蛋还是从鸡屁股里出来的呢,恶心吗?”李学军反问。

我被他的话噎住。

“东西呢?”我问道。

李学军把下象棋的人打发走,嘻嘻笑道:“卖了,一顿大酒喝了!”

“谁在收?”

“商业机密!”

“老李,咱们都是老熟人,别玩虚的。你告诉我,以后我再碰到水龙须,就给你留着,你去卖钱,咱俩五五分账,怎么样?你要是不说,我就把它卖给别人,肯定不止你一个人在收!顺便让卫生院的门卫盯着你,以后别想再踏进一步!”我给了个萝卜,又敲了下棒子。

李学军眼珠一转,呵呵憨笑道:“你自己说的,五五分!可别赖账啊!”

“你听过我谢医生赖账吗?”

“没,没有。”他这才老实交代,“我也不知道那人是谁,只听说叫金老板。听口音,跟录像带里的香港人似的。隔三差五,他会派人开一辆黑色小轿车,停在湖东头的废弃码头。我们把货放在车旁边的木桩上,人躲起来,等车开走后,木桩上就多了个信封,里面装着钱。”

“他怎么联系你们?”

“没法联系,看见车来了,就能交易。”

“这么神秘?你经常能看到水龙须?”

“偶尔能碰上。那些从龙口湖里爬出来的人,只要是去看病的,我就留心跟着。因为这虫子喜欢在人身体里待着,一般不出来,一到医院,闻到那股消毒水味儿或者吃了药,受不了,就会从嘴里吐出来。”

我继续追问,但李学军也说不出更多有用的东西了。

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我很失望,感觉空落落,忍不住唉声叹气。

这虫子是我这辈子第二次见到,关系到我心中最深的痛和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可惜了,我自己没取到虫子的样本。

唯一的一条虫子还被李学军卖了。

回家的路上,我的双腿沉重了不少。

第二天,王国栋恢复一些,跑到卫生院来对我表示感谢。

我问他还有没有工友同样的病。

他说没有。

我五味杂陈,有些失望。

他又邀请到他家吃席。

“谢医生,我闺女下个月就要嫁人!您一定得赏脸回来喝杯喜酒!您人到就是给我天大的面子,千万别给红包!”他热情邀请我。

我沉默了。

王国栋家在龙口湖旁边。

这片湖泊,有我最美好的回忆,也有我最深的恐惧。

我摸了摸口袋里泛黄照片,下意识叮嘱王国栋最近小心一点,不要去湖边。

他一脸茫然。我就说他现在身体虚,去湖边容易加重感染。

王国栋离开没多久,诊室的门又被敲响了。

进来的几个人风尘仆仆,脸上带着工地特有的疲惫和精悍。正是当年龙口湖施工队的几个老面孔。

“谢医生!好久不见!”为首的是当年的包工头,姓赵。他嗓门洪亮,热情至极。

“赵总!好久不见!”我笑着打招呼。当年他对我颇有照顾。

“我们又有新工程了!这次可是大项目,修长江大桥!工期长着呢!没个好医生在旁边,兄弟们心里不踏实啊!以前合作那么愉快,这次说什么也得请您再出山!”

他不由分说地把一个鼓鼓囊囊的大红纸包,拍在我桌子上。

我心头警铃大作,条件反射般拒绝。态度虽然委婉,但异常坚决。

“赵总,实在对不住,卫生院这边病人多,离不开。您的心意,我领了,但这红包和这差事,我真不能接。”

我把红包推了回去。

就在我们推搡间,诊室门口已经围了几个等候看病的患者。这一幕被他们看得清清楚楚。

一个尖刻的声音立刻响了起来:“哎哟喂!快看呐!医生公然收红包!还这么大个!”

几个好事者跟着起哄。

一瞬间,诊室成了焦点,鄙夷、好奇、幸灾乐祸的目光像针一样刺过来。

我气得脸色铁青,又百口莫辩,强压着火气,好说歹说才把这几位不速之客请了出去。

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

片刻之后,更让我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院长亲自推开了诊室的门。

我暗暗吃惊,赵总面子可不小啊,把院长都请来了。

院长却笑道:“别误会。我不是来当赵总的说客的。你去不去施工队,看你自己的意愿。我来找你,是有一项别的项目,需要你协助。”

“啥项目?”

“国家级的科研!一般情况下,市级的项目都轮不到咱们。这次撞大运了!”

他刻意加重了“国家级”三个字。

“科研项目?”我一头雾水,“我能帮什么?”

院长没直接回答,而是转身朝门外招了招手。

两个人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一个老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气质儒雅中透着锐利。

看到他,我心头一震。

他竟然是我大学时的副校长,生物系的老主任,刘秉正教授。

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精悍的中年人,此人眼睛极大,感觉眼珠子要掉出来了。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4章

书名:迷踪之地
作者名:大官人
更新时间:2025-11-18 11:40:06

“五十块?”我倒吸一口凉气。

在1993年,这可是一笔巨款。

我在卫生院当全科医生,一个月的工资才两百块,镇上小学老师的工资也就一百六。

“收它干啥?”我追问。

“这叫水龙须,也叫水中太岁,壮阳!只有咱们这龙口湖里才有。它平常钻进人身体,吸食阳气,等它再从人嘴里出来的时候,就是大补!有人专门在湖区这边收,死的不要,就要活的。”

我忍不住气笑了。

万事万物,只要跟“壮阳”扯上关系,立马就身价倍增。

“从嘴里吐出来的东西也当药材,不嫌恶心吗?”我问道。

“鸡蛋还是从鸡屁股里出来的呢,恶心吗?”李学军反问。

我被他的话噎住。

“东西呢?”我问道。

李学军把下象棋的人打发走,嘻嘻笑道:“卖了,一顿大酒喝了!”

“谁在收?”

“商业机密!”

“老李,咱们都是老熟人,别玩虚的。你告诉我,以后我再碰到水龙须,就给你留着,你去卖钱,咱俩五五分账,怎么样?你要是不说,我就把它卖给别人,肯定不止你一个人在收!顺便让卫生院的门卫盯着你,以后别想再踏进一步!”我给了个萝卜,又敲了下棒子。

李学军眼珠一转,呵呵憨笑道:“你自己说的,五五分!可别赖账啊!”

“你听过我谢医生赖账吗?”

“没,没有。”他这才老实交代,“我也不知道那人是谁,只听说叫金老板。听口音,跟录像带里的香港人似的。隔三差五,他会派人开一辆黑色小轿车,停在湖东头的废弃码头。我们把货放在车旁边的木桩上,人躲起来,等车开走后,木桩上就多了个信封,里面装着钱。”

“他怎么联系你们?”

“没法联系,看见车来了,就能交易。”

“这么神秘?你经常能看到水龙须?”

“偶尔能碰上。那些从龙口湖里爬出来的人,只要是去看病的,我就留心跟着。因为这虫子喜欢在人身体里待着,一般不出来,一到医院,闻到那股消毒水味儿或者吃了药,受不了,就会从嘴里吐出来。”

我继续追问,但李学军也说不出更多有用的东西了。

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我很失望,感觉空落落,忍不住唉声叹气。

这虫子是我这辈子第二次见到,关系到我心中最深的痛和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可惜了,我自己没取到虫子的样本。

唯一的一条虫子还被李学军卖了。

回家的路上,我的双腿沉重了不少。

第二天,王国栋恢复一些,跑到卫生院来对我表示感谢。

我问他还有没有工友同样的病。

他说没有。

我五味杂陈,有些失望。

他又邀请到他家吃席。

“谢医生,我闺女下个月就要嫁人!您一定得赏脸回来喝杯喜酒!您人到就是给我天大的面子,千万别给红包!”他热情邀请我。

我沉默了。

王国栋家在龙口湖旁边。

这片湖泊,有我最美好的回忆,也有我最深的恐惧。

我摸了摸口袋里泛黄照片,下意识叮嘱王国栋最近小心一点,不要去湖边。

他一脸茫然。我就说他现在身体虚,去湖边容易加重感染。

王国栋离开没多久,诊室的门又被敲响了。

进来的几个人风尘仆仆,脸上带着工地特有的疲惫和精悍。正是当年龙口湖施工队的几个老面孔。

“谢医生!好久不见!”为首的是当年的包工头,姓赵。他嗓门洪亮,热情至极。

“赵总!好久不见!”我笑着打招呼。当年他对我颇有照顾。

“我们又有新工程了!这次可是大项目,修长江大桥!工期长着呢!没个好医生在旁边,兄弟们心里不踏实啊!以前合作那么愉快,这次说什么也得请您再出山!”

他不由分说地把一个鼓鼓囊囊的大红纸包,拍在我桌子上。

我心头警铃大作,条件反射般拒绝。态度虽然委婉,但异常坚决。

“赵总,实在对不住,卫生院这边病人多,离不开。您的心意,我领了,但这红包和这差事,我真不能接。”

我把红包推了回去。

就在我们推搡间,诊室门口已经围了几个等候看病的患者。这一幕被他们看得清清楚楚。

一个尖刻的声音立刻响了起来:“哎哟喂!快看呐!医生公然收红包!还这么大个!”

几个好事者跟着起哄。

一瞬间,诊室成了焦点,鄙夷、好奇、幸灾乐祸的目光像针一样刺过来。

我气得脸色铁青,又百口莫辩,强压着火气,好说歹说才把这几位不速之客请了出去。

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

片刻之后,更让我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院长亲自推开了诊室的门。

我暗暗吃惊,赵总面子可不小啊,把院长都请来了。

院长却笑道:“别误会。我不是来当赵总的说客的。你去不去施工队,看你自己的意愿。我来找你,是有一项别的项目,需要你协助。”

“啥项目?”

“国家级的科研!一般情况下,市级的项目都轮不到咱们。这次撞大运了!”

他刻意加重了“国家级”三个字。

“科研项目?”我一头雾水,“我能帮什么?”

院长没直接回答,而是转身朝门外招了招手。

两个人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一个老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气质儒雅中透着锐利。

看到他,我心头一震。

他竟然是我大学时的副校长,生物系的老主任,刘秉正教授。

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精悍的中年人,此人眼睛极大,感觉眼珠子要掉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