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都市卡BUG修仙更新时间:2025-11-07 17:50:02
释放阅读上一章
我在都市卡BUG修仙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7章

陈凡的警告像一根无形的绳索,套在林枫的脖子上,稍微收紧,就让他感到呼吸不畅。

“清理行动”、“打扫卫生的”......这些词汇背后代表的冰冷现实,让他不敢再轻易进行任何现实的探索。西源图书馆的坐标像一块烧红的炭,烫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暂时不敢去碰。

现实世界寸步难行,那网络呢?

那个无所不包、看似透明却又深不见底的数字海洋,会不会藏着一些被常规搜索引擎过滤掉的、来自同类的声音?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无法遏制。

作为一个程序员,林枫对网络的底层逻辑有着本能的熟悉。他知道,表层网络(SurfaceWeb)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角,其下还有更深、更隐蔽的深网(DeepWeb)和暗网(DarkWeb)。那里是隐私、非法交易和各种隐秘信息的集散地。

或许,也是像他这样的人,唯一能安全交换信息的地方。

说干就干。他搬出自己那台有些年头的笔记本电脑,接上一条经过多重加密和代理跳转的网络线路——这是他以前为了某个不能明说的项目准备的,没想到现在用在了这里。

他没有使用常规的搜索引擎,而是直接访问了一些需要特定权限或密钥才能进入的网络数据库和匿名节点。输入的关键词也变得极其刁钻和隐晦:

“全球符号幻觉1872”“现实基础结构异常”“Pattern一致性干扰”“非授权频率来源”

大部分搜索都石沉大海,或者只能找到些故弄玄虚的废话文学。但他没有气馁,像一只耐心的蜘蛛,在不断延伸的无形网络中搜寻着可能的振动。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在他访问的一个极其冷门、界面复古得像上世纪90年代的匿名论坛节点里,他的一个特定关键词组合触发了一个隐藏的反应。

屏幕突然黑屏了一秒,然后中心缓缓浮现出一行闪烁的、绿色的像素字体,如同老式终端上的显示:

“追寻真相者?证明你的价值。坐标:δ.λ.π.√.@.~.enc(需解密)”

下面附着一串极其复杂的、混合了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加密字符串,看起来像是一个经过多重加密的IP地址或访问指令。

林枫的心脏猛地一跳。来了!

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先谨慎地检查了自身所有的数字防护,确认追踪难度极高后,才开始尝试破解那串字符。这花了他将近一个小时,动用了他几乎所有的密码学知识和一点......嗯,直觉性的猜测(他尝试将几个梦中符号的形状映射到键盘字符上,居然蒙对了一部分)。

最终,一个有效的、层层跳转后的访问链接被他编译了出来。

点击。

浏览器挣扎了片刻,终于加载出一个极其简陋、几乎没有任何样式的纯文本页面。背景是黑色,文字是暗淡的灰色,仿佛随时会熄灭。

页眉只有一行字:“观察者日志-碎片化备份”。

下面的帖子寥寥无几,发布日期跨度极大,最新的一条也是一个月前了。发帖人和回复者的ID都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乱码。

帖子内容更是看得林枫一头雾水,充满了令人费解的隐语和代指:

·“‘背景噪音’电平持续升高,阈值逼近临界点。东七区、西三区尤甚。”

·“编号73‘街灯’故障频段分析:Pattern与标准模版偏差率达17%,怀疑局部‘地基’松动。”

·“预警:监测到多次‘黄衣信使’活动报告,坐标集中于旧港口区,频率异常。遭遇者报告强烈认知干扰。”

·“求助:‘家养小精灵’(疑似品种:泰迪)出现集群性行为同步,哼唱旋律经解析与‘摇篮曲-7’吻合,何解?”

·(有人上传了一张极其模糊的、像是透过毛玻璃拍摄的照片,上面有一些扭曲的、发光的线条,隐约能看出与林枫手中的符号有几分相似,但又截然不同。)

没有图片,没有视频,只有这些干巴巴、冷冰冰的文字,像是在阅读某种技术日志或者精神病院的内部交流记录。

林枫看得头皮发麻,同时又兴奋得手指微微颤抖。

虽然看不懂全部,但他能猜到!“背景噪音”可能指异常现象的整体活跃度?“街灯”可能指代某种现实稳定装置?“黄衣信使”是什么鬼东西?“摇篮曲-7”又是什么?

这些零碎的碎片,拼凑出一个远比他所经历的更加庞大、更加系统化、也更加危险的异常世界图景!有一群人,似乎一直在用这种冰冷的方式观察和记录着这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犹豫再三,决定冒險發帖。他模仿着那些帖子的语气,用尽可能隐晦的方式输入:

“新人。寻求‘符号’(同心圆/点阵变体)解读。另:近期‘清洁工’活动频繁,如何有效规避?信号源:偏亮,求调校方案。”

他小心翼翼地点击了发送。

帖子沉寂了几分钟,没有任何回应。林枫的心慢慢沉了下去。

就在他准备关闭页面时,一条新的回复突然弹了出来,来自一个ID全是“#”号的用户:

“#%&!@$:新人?信号源太亮,不合规。先学会‘涂黑’再说话。止步。勿回。”

这条回复存在了不到十秒,连同林枫刚才发出的帖子,以及那个“#%&!@$”的用户ID,瞬间从页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林枫一愣,立刻尝试刷新页面。

“错误404:节点不存在或权限不足。”

浏览器显示冰冷的提示。刚刚那个论坛链接,彻底失效了。

他不死心,尝试重新解密和跳转,但之前所有的路径都已被切断或摧毁。那个短暂的、窥见隐秘世界一角的窗口,被无情地关上了。

林枫靠在椅背上,盯着屏幕上“404”的提示,久久无言。

失望吗?有一点。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震撼和确认。

“信号源太亮”——那个匿名用户和之前论坛里的家伙,给出了和陈凡、和系统提示一样的警告。

“不合规”——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和隐藏标准。

“止步”——这是警告,也可能是某种程度的......保护?怕他这个“亮闪闪”的新人把不该来的东西引到他们的地盘?

最重要的是,他确认了!网络深处,确实存在一个(或多个)由知情者或异常者组成的隐秘社群!他们高度警惕,组织严密(至少在网络上是),拥有反侦察和迅速清除痕迹的能力。

他们冷漠、排外,用着自成体系的术语,记录着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诡异变化。

他们是谁?“破壁者”吗?还是另一个未知的势力?

林枫不知道。

但他知道,自己不再是完全蒙着眼睛在黑暗里摸索了。他已经知道,这片黑暗的森林里,除了猎物和猎人,还有其他小心翼翼的潜行者。

虽然这次接触短暂而失败,但他已经向那个隐藏的世界,发出了一个微弱的信号。

也许,在未来某一天,当他足够“暗”,足够“合规”的时候,会有其他的“幽灵”,再次向他打开一扇门。

他关掉电脑,房间里只剩下屏幕熄灭后的微弱余光。

窗外,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但在林枫眼中,那每一盏灯光下,可能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无声的交流。

这个世界,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和深邃。

而他的“卡BUG修仙”之路,似乎又多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的维度。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17章

作者名:一叶星河
更新时间:2025-11-07 17:50:02

陈凡的警告像一根无形的绳索,套在林枫的脖子上,稍微收紧,就让他感到呼吸不畅。

“清理行动”、“打扫卫生的”......这些词汇背后代表的冰冷现实,让他不敢再轻易进行任何现实的探索。西源图书馆的坐标像一块烧红的炭,烫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暂时不敢去碰。

现实世界寸步难行,那网络呢?

那个无所不包、看似透明却又深不见底的数字海洋,会不会藏着一些被常规搜索引擎过滤掉的、来自同类的声音?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无法遏制。

作为一个程序员,林枫对网络的底层逻辑有着本能的熟悉。他知道,表层网络(SurfaceWeb)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角,其下还有更深、更隐蔽的深网(DeepWeb)和暗网(DarkWeb)。那里是隐私、非法交易和各种隐秘信息的集散地。

或许,也是像他这样的人,唯一能安全交换信息的地方。

说干就干。他搬出自己那台有些年头的笔记本电脑,接上一条经过多重加密和代理跳转的网络线路——这是他以前为了某个不能明说的项目准备的,没想到现在用在了这里。

他没有使用常规的搜索引擎,而是直接访问了一些需要特定权限或密钥才能进入的网络数据库和匿名节点。输入的关键词也变得极其刁钻和隐晦:

“全球符号幻觉1872”“现实基础结构异常”“Pattern一致性干扰”“非授权频率来源”

大部分搜索都石沉大海,或者只能找到些故弄玄虚的废话文学。但他没有气馁,像一只耐心的蜘蛛,在不断延伸的无形网络中搜寻着可能的振动。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在他访问的一个极其冷门、界面复古得像上世纪90年代的匿名论坛节点里,他的一个特定关键词组合触发了一个隐藏的反应。

屏幕突然黑屏了一秒,然后中心缓缓浮现出一行闪烁的、绿色的像素字体,如同老式终端上的显示:

“追寻真相者?证明你的价值。坐标:δ.λ.π.√.@.~.enc(需解密)”

下面附着一串极其复杂的、混合了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加密字符串,看起来像是一个经过多重加密的IP地址或访问指令。

林枫的心脏猛地一跳。来了!

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先谨慎地检查了自身所有的数字防护,确认追踪难度极高后,才开始尝试破解那串字符。这花了他将近一个小时,动用了他几乎所有的密码学知识和一点......嗯,直觉性的猜测(他尝试将几个梦中符号的形状映射到键盘字符上,居然蒙对了一部分)。

最终,一个有效的、层层跳转后的访问链接被他编译了出来。

点击。

浏览器挣扎了片刻,终于加载出一个极其简陋、几乎没有任何样式的纯文本页面。背景是黑色,文字是暗淡的灰色,仿佛随时会熄灭。

页眉只有一行字:“观察者日志-碎片化备份”。

下面的帖子寥寥无几,发布日期跨度极大,最新的一条也是一个月前了。发帖人和回复者的ID都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乱码。

帖子内容更是看得林枫一头雾水,充满了令人费解的隐语和代指:

·“‘背景噪音’电平持续升高,阈值逼近临界点。东七区、西三区尤甚。”

·“编号73‘街灯’故障频段分析:Pattern与标准模版偏差率达17%,怀疑局部‘地基’松动。”

·“预警:监测到多次‘黄衣信使’活动报告,坐标集中于旧港口区,频率异常。遭遇者报告强烈认知干扰。”

·“求助:‘家养小精灵’(疑似品种:泰迪)出现集群性行为同步,哼唱旋律经解析与‘摇篮曲-7’吻合,何解?”

·(有人上传了一张极其模糊的、像是透过毛玻璃拍摄的照片,上面有一些扭曲的、发光的线条,隐约能看出与林枫手中的符号有几分相似,但又截然不同。)

没有图片,没有视频,只有这些干巴巴、冷冰冰的文字,像是在阅读某种技术日志或者精神病院的内部交流记录。

林枫看得头皮发麻,同时又兴奋得手指微微颤抖。

虽然看不懂全部,但他能猜到!“背景噪音”可能指异常现象的整体活跃度?“街灯”可能指代某种现实稳定装置?“黄衣信使”是什么鬼东西?“摇篮曲-7”又是什么?

这些零碎的碎片,拼凑出一个远比他所经历的更加庞大、更加系统化、也更加危险的异常世界图景!有一群人,似乎一直在用这种冰冷的方式观察和记录着这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犹豫再三,决定冒險發帖。他模仿着那些帖子的语气,用尽可能隐晦的方式输入:

“新人。寻求‘符号’(同心圆/点阵变体)解读。另:近期‘清洁工’活动频繁,如何有效规避?信号源:偏亮,求调校方案。”

他小心翼翼地点击了发送。

帖子沉寂了几分钟,没有任何回应。林枫的心慢慢沉了下去。

就在他准备关闭页面时,一条新的回复突然弹了出来,来自一个ID全是“#”号的用户:

“#%&!@$:新人?信号源太亮,不合规。先学会‘涂黑’再说话。止步。勿回。”

这条回复存在了不到十秒,连同林枫刚才发出的帖子,以及那个“#%&!@$”的用户ID,瞬间从页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林枫一愣,立刻尝试刷新页面。

“错误404:节点不存在或权限不足。”

浏览器显示冰冷的提示。刚刚那个论坛链接,彻底失效了。

他不死心,尝试重新解密和跳转,但之前所有的路径都已被切断或摧毁。那个短暂的、窥见隐秘世界一角的窗口,被无情地关上了。

林枫靠在椅背上,盯着屏幕上“404”的提示,久久无言。

失望吗?有一点。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震撼和确认。

“信号源太亮”——那个匿名用户和之前论坛里的家伙,给出了和陈凡、和系统提示一样的警告。

“不合规”——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和隐藏标准。

“止步”——这是警告,也可能是某种程度的......保护?怕他这个“亮闪闪”的新人把不该来的东西引到他们的地盘?

最重要的是,他确认了!网络深处,确实存在一个(或多个)由知情者或异常者组成的隐秘社群!他们高度警惕,组织严密(至少在网络上是),拥有反侦察和迅速清除痕迹的能力。

他们冷漠、排外,用着自成体系的术语,记录着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诡异变化。

他们是谁?“破壁者”吗?还是另一个未知的势力?

林枫不知道。

但他知道,自己不再是完全蒙着眼睛在黑暗里摸索了。他已经知道,这片黑暗的森林里,除了猎物和猎人,还有其他小心翼翼的潜行者。

虽然这次接触短暂而失败,但他已经向那个隐藏的世界,发出了一个微弱的信号。

也许,在未来某一天,当他足够“暗”,足够“合规”的时候,会有其他的“幽灵”,再次向他打开一扇门。

他关掉电脑,房间里只剩下屏幕熄灭后的微弱余光。

窗外,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但在林枫眼中,那每一盏灯光下,可能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无声的交流。

这个世界,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和深邃。

而他的“卡BUG修仙”之路,似乎又多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