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6章
周二早晨,林枫是被WiFi断联的提示音吵醒的。
他迷迷糊糊地摸过手机,屏幕上显示着“无法连接到互联网”。尝试重新连接,失败。重启路由器,依然失败。
“又来了。”林枫叹了口气,揉着太阳穴坐起来。这个老破小区的网络信号一直不稳定,尤其是他住的这栋楼,仿佛是数字世界的孤岛。
通常遇到这种情况,他会选择用手机流量顶一阵,或者干脆早点去公司蹭网。但今天,一个大胆——或者说荒谬——的想法在他脑中浮现。
既然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如此不正常,既然打印机能吐出神秘符号,猫能隔空划屏,广场舞能洗脑...那么为什么不能用非常规方法修路由器呢?
这个想法一旦出现,就再也挥之不去。
林枫从床底下翻出那个记录异常事件的笔记本,快速翻阅前几天的记录。办公室里的怒吼击退了某种存在,公园里的音乐能影响人的行为,那些符号似乎蕴含着某种力量...
“如果情绪和信念能够影响现实,”林枫自言自语,“那么也许我真的可以‘修’好这破路由器。”
他感觉自己疯了,但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这似乎又是最理性的选择。
说干就干。林枫首先进行了一番“准备工作”——其实就是把路由器从墙角搬到了房间中央,摆在那个印有神秘符号的打印纸上(他觉得这可能会增强效果)。然后他在周围摆上三罐未开封的可乐,形成一個三角形阵列。
“祭品必须要有,”他认真地对自己说,“虽然不知道祭祀对象是谁。”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设计“咒语”。林枫思考了一会儿,决定结合多种元素:一点计算机术语(毕竟对象是路由器),一点传统咒语的格式(他觉得这样可能更“正宗”),还有大量即兴发挥。
最后,他站在路由器前,深吸一口气,开始庄严地念诵:
“唵!IP地址听我令,DNS解析速显灵!带宽拓宽无边际,信号增强不断连!包丢失率归零去,延迟降低至最低!以三罐可乐之名,速速连接莫迟疑!急急如律令!”
念完这段混搭风十足的“咒语”,林枫自己先忍不住笑了场。这太蠢了,蠢得令人发指。他都能想象如果有人看到这一幕,绝对会打电话给精神病院。
但笑完之后,他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路由器上的指示灯,原本全部熄灭的状态下,突然有一个灯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林枫屏住呼吸,盯着那些指示灯。几秒钟后,又一个灯闪烁了一下,然后是第三个...
不到半分钟,所有指示灯都恢复了正常闪烁模式!
林枫难以置信地抓起手机,检查WiFi连接——已经自动重新连接成功!信号强度甚至比平时还要好!
“不会吧...”他喃喃自语,刷新了几个网页,速度飞快;打开视频软件,高清流畅无卡顿。
这怎么可能?巧合?路由器自己恰好在这个时候恢复了正常?
林枫决定进行对照实验。他拔掉路由器电源,等待一分钟后再重新插上。果然,路由器又陷入了“昏迷”状态,所有指示灯都不亮。
这次他没有念咒语,只是静静地等待。五分钟过去了,路由器毫无反应。
林枫深吸一口气,再次摆好可乐祭品,重新念诵那段荒诞的咒语。
奇迹再次发生:指示灯依次亮起,WiFi恢复正常!
“Holyshit...”林枫跌坐在地板上,盯着那个平凡无奇的路由器,仿佛第一次真正看见它。
这不是巧合。他的“咒语”真的起作用了。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但他的言行确实影响了现实——至少影响了这个路由器的状态。
兴奋之余,林枫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战栗。如果这种“施法”真的有效,那么意味着世界的运行规则与他认知的完全不同。情绪、语言、仪式、信念...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实际上可能具有实实在在的力量。
他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这次实验,详细描述了设置、咒语内容和结果。然后在末尾加上大大的标注:“成功!重复实验验证有效!”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枫陷入了一种狂热的实验状态。他尝试了各种变体:
只用两罐可乐——效果减弱,连接速度变慢。
不摆打印纸——需要念两遍咒语才生效。
改变咒语内容——用纯技术术语效果较差,加入更多“玄学”元素效果更好。
silent施法(只在心中默念)——完全无效,必须出声。
最令人惊讶的发现是:当他真心相信咒语会起作用时,效果明显更好;当他心存怀疑时,效果就会打折扣甚至失败。信念本身似乎是这个“魔法”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中午时分,林枫已经发展出了一套相对稳定的“网络连接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他甚至开始尝试改良咒语,加入了更多个人元素:
“以太波动,听我号令!林枫在此,网络速联!数据包畅通无阻,带宽如长江大河!急急如律令!”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连接速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在兴奋之余,林枫也开始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含义。如果他能用这种方式影响路由器,那么别人呢?那些广场舞大妈是不是无意中发现了某种“群体催眠术”?办公室里的那个存在是不是某种“情绪实体”?
还有更重要的——这种能力的边界在哪里?只能修路由器?还是能影响更广泛的事物?
下午,林枫决定进行更大胆的尝试。他选择了一个简单但重要的目标:让他的盆栽植物长得更好。
那盆小绿萝是他刚搬家时买的,但一直半死不活,叶子发黄,毫无生气。林枫为它设计了一套全新的“仪式”和“咒语”。
这次他用了水作为祭品(植物需要水嘛),咒语则结合了植物学知识和玄学元素:
“生长之力,听我召唤!光合作用效率翻倍,根系吸收营养最大化!绿叶长青,枝蔓延伸!以水之名,焕发生机!”
他每天念三遍,早晚各一次,中午再加一次。
第一天过去,没有明显变化。
第二天,林枫觉得黄叶似乎少了一些。
到了第三天,奇迹发生了:绿萝不仅停止了黄叶,还长出了两片全新的嫩叶,绿得发亮,生机勃勃!
林枫几乎要欢呼起来。这再次证明了他的“施法”不是偶然,不是仅限于电子设备的一次性把戏。这是一种普遍的能力,可以影响现实世界!
随后的几天里,林枫陷入了一种疯狂的实验状态。他尝试对各种事物“施法”:
对冰箱念制冷咒,电费似乎真的降低了一点;
对椅子念舒适咒,坐起来确实更舒服了;
甚至对自己念专注咒,工作效率有明显提升...
当然,不是所有尝试都成功。对天气预报施法让明天放晴完全无效,试图用咒语让外卖早点到也失败了(外卖小哥还是迟到了半小时)。似乎这种能力有一定限制,不能直接影响概率事件或他人的行为。
周五晚上,林枫坐在已经焕然一新的绿萝前,思考着这一周的发现。他的笔记本已经写满了各种咒语、仪式和实验结果,看起来活像中世纪巫师的魔法书。
最让他困惑的是:为什么是他?为什么他突然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他特别敏感?还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只是大多数人没有尝试?
他想起之前网上看到的那些帖子,关于人们不寻常的经历。也许那些人也不是在胡说八道,而是和他一样,无意中发现了这个世界的“新规则”。
林枫拿出手机,再次尝试寻找那些帖子,但依然一无所获。所有的痕迹都被仔细清除了,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掩盖这些异常现象。
这让他感到不安。如果这种能力是普遍存在的,为什么有人要掩盖它?如果不是,为什么他会有这种能力?
周末,林枫决定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冒险的一次实验。
他要在公园里,尝试重现那天广场舞大妈的“领域效果”。
周日下午,他带着手机和蓝牙音箱来到公园。选择了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他打开音箱,播放自己精心准备的“咒语音乐”——一段混合了techno节奏和他自己念诵的咒语的音频。
然后他开始按照特定pattern移动,模仿那天看到的广场舞动作,同时集中精神,试图用意志影响周围环境。
起初什么也没发生。几个路过的人用奇怪的眼神看他,让林枫尴尬得想找地缝钻进去。
但坚持了约十分钟后,他开始感觉到一些微妙的变化:周围的空气似乎变得粘稠,光线产生轻微的折射,甚至不远处的小树似乎随着他的节奏微微摇摆。
最神奇的是,有两只麻雀飞过来,落在他附近的枝头上,小脑袋随着节奏一点一点,完全同步!
林枫心中一震,差点中断仪式。他强迫自己集中精神,继续动作和念诵。
效果逐渐增强:更多的鸟飞来,排成一排站在树枝上,全部随着节奏点头;附近的花草开始有规律地摇摆;甚至连吹过的风都似乎带着节奏感...
就在这时,林枫的手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不是他设定的任何提示音,而是一种尖锐、急促的蜂鸣。
他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停止动作,关掉音乐。
瞬间,一切恢复正常:鸟儿飞走,花草停止摇摆,风的节奏也恢复正常。
林枫喘着气,心跳如鼓。他查看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行警告:
【警告:未授权频率波动检测】
【建议:停止模仿未知模式】
【风险等级:中】
林枫盯着这行字,久久无法平静。未授权频率?未知模式?风险等级?
这听起来不像是什么超自然现象,更像是...某种系统警告?仿佛他刚才不是在施法,而是在尝试黑客攻击某个看不见的系统?
回家的路上,林枫思绪万千。他的实验既成功了(他确实重现了那种效果),又失败了(引来了系统警告)。
最令他困惑的是那个警告的性质。它听起来太技术化了,太像某种系统的安全管理提示了。
那天晚上,林枫在笔记本上写下最新的发现:
“Day7:‘施法’确认有效,但似乎有规则和限制。尝试群体效应时收到系统警告。这不是魔法,是某种...技术?需要更多信息。”
写完后,他走到窗前,看向夜空。城市的灯光依旧,但现在在他看来,每盏灯都像是一个节点,每道光束都像是一条数据流。
他有一个荒谬却又越来越合理的猜想:也许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系统,而他和少数人刚刚发现了如何“黑”入系统的方法。
而那个警告意味着——系统管理员已经注意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