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9章
蒋招娣兴奋地咧嘴笑着,说话间她跺了两下脚,脚趾头蜷缩牢牢抓着鞋底。
宋思梦顺着动作看去,发现对方穿的是一双破旧的手工棉鞋,棉鞋鞋底脱过胶,有万能胶反反复复黏合的痕迹。
蒋招娣不好意思地用右脚鞋尖点了点地。
脸庞发烫,解释道,“我这棉鞋还能穿的。”
说着,掏出大衣口袋里,用塑料袋包裹着的纸币。
挑出最平整的两块五毛钱,递给宋思梦。
宋思梦接过钱,本来不想多管闲事。
想了又想,还是说了句,“蒋同志,时代不一样了。”
“你要做新时代新思潮的女性,做自己的主人。要是有闲钱,不妨对自己好些。”
蒋招娣明白宋思梦到底想对自己说什么。
西北地区,家家户户至少两个娃,多的则有七八个娃。
这里不像响应独生子女政策的经济发达地区,大家都想拼男孩,想有人传宗接代。
而当家里出现男孩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和资源,都会给到弟弟身上。
蒋招娣自我洗脑,“我家里就一个弟弟,我对他好些,是应该的。”
“而且我妈说了,我得记着弟弟的恩情。”
“要不是他没满十六周岁,我也没法顶替他去招待所上班。”
宋思梦点头,反省自己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
要立在时代之中,尊重他人意愿。没再继续劝说。
蒋招娣双眼扑闪扑闪。
甜甜笑了笑,眼睛像月牙。
“不过还是谢谢你宋同志,这是第一次有人让我对自己好些!”
“对了,宋同志,你拉人头这么厉害,以后我还能见到你吗?”
宋思梦摇了摇头。
西北太大,总占地面积占华国三分之一多。
出了火车站,能不能再见到认识的人,实际很难说。
和蒋招娣告别,“我也不知道。我想如果有缘,我们以后还能再见面。”
“嗯嗯,好。宋同志再见!”蒋招娣挥了挥手,热情洋溢。
宋思梦也挥手,目标明确,直接去了汽车站买票。
半个小时后,她成功买到去军区的汽车票,售票员说发车时间,就在二十分钟后。
她坐在候车区等候,肚子饿得天雷滚滚。
算着时间,拿上身上唯一的一块钱,斥巨资吃了顿大餐——
在汽车站面馆,点了半斤的羊肉汤和两个大烧饼!
鲜美的羊肉汤咕噜灌进肚子里,身体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宋思梦拿着汤勺往嘴里送羊肉,嚼了两口,配上暖和和的烧饼,又嚼了两口。
“同志,找你六毛。”面馆老板娘笑呵呵,往围裙上擦了擦手里的油,找钱给宋思梦。
宋思梦应了一声,伸手接钱。
可还没来得及将钱放回裘皮大衣的衣兜。
面馆内突然发出一阵喧闹。
“哎不行不行,我不认识你这钱,你这钱我们收不了。”
“哎呀,面也白做不了!我们都是小本生意!”
“不好意思啊,你们还是找其他店问问吧!”
宋思梦抬起被热气蒙住的双眼,循着声音转身看去。
只见面馆老板双手跟俩大摆锤似的,来回摆动,往外赶客。
而赶走的客人,是两个面容白皙,胡须头发都非常浓密的白种人。
两个白种人西装革履,身材高挑,看着十分体面。
老板娘芳姐凑到丈夫面前,“诶?老李,这俩老外叽里咕噜嘟嘟囔囔连说带比画的,他们和你在说什么?”
“你听得懂他们的话?”
老板诚实摇头,摊了摊手,“我哪听得懂?”
“不过他们指了指羊肉汤和烧饼,手里又拿着不知道是哪国的纸币给我,我想,他应该是想付钱给我吃饭。”
芳姐撇了撇嘴,开门做生意,哪有赶客的道理?
骂老板了一句,“李鸭蛋,你是不是傻?”
“人家都上门准备吃饭了,你不做生意?”
“你赶紧!快道歉,把人家给我拽回来吃饭!”
李鸭蛋连忙制止妻子挽留客人的行为,耐着性子说话,“这单生意,咱们真做不了。”
芳姐不听,连声追问,“怎么就做不了?!外国人的生意,你明知道外头有多少人争着抢着都想做!”
李鸭蛋火了,“什么争着抢着,谁想做就让谁去做好了,反正我不做!”
“他们手里拿的是外币,外币不能直接流通。我要是真收了外币,到时候用又用不掉,还极可能会被人打成投机倒把!”
“总之,要是你再敢在我面前说这些话,你就给我滚回娘家!”
宋思梦默默消化面馆夫妻俩的话。知道老板李鸭蛋的顾虑是什么。
在1984年的华国,普通公民不允许持有外币,就算是有,也无法去兑换外汇券。
最重要的是,100元外币在黑市,可以卖到至少130元人民币!
持有外币,如果被有心人举报成倒卖外币,那么不光外币会被没收,还会面临大额罚款!
宋思梦注视着两个外国人,看长相,对方有点像印度人。
听口音,却没有印度风味。
她盯着手里的六毛钱思考了几秒,很快做出决定——
中国人,实在见不得别人挨饿!
“Hello?Whereareyoufrom?I'lltreatyoutoameal.”
宋思梦对着离自己最近的男人搭话,问他们从哪里来,说自己可以请他们吃饭。
心想,对方应该懂国际语言。
听到熟悉的语言,两个男人瞬间眼睛亮堂堂,仿佛遇到救兵!
他们不再继续往面馆门口走,“WecamefromPakistan!”
一番交流,宋思梦这才知道对方来华国是干什么的。
原来他们是来自巴国的个体商户。两个月前,边境霍某某斯口岸正式恢复开放,巴国的商人都可以通过办理签证的方式,通过陆路来华国做生意。
但因为他们是第一次来华国,所以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
他们兑换的外汇券不够多。
“we......”说话的人叫塞维奇。
他说他们这次来华国一共来了四个人,四个人在国营商店批量买了钢笔尖,用完了所有的外汇券。
“We......”
塞维奇解释,原本他们不想购买国营商店的钢笔尖,因为钢笔尖的固定定价实在太高。可是国营商店里,想买钢笔尖的外国人特别多,他们不想空着手回国,所以把所有外汇券都花完了。
现在的情况是,他们一行人已经兵分两路。
一拨人带着钢笔尖回了巴国,他和他弟弟则准备找地方兑换外汇券,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华国银行早早关门了。他们又累又饿,就想找个地方吃饭,再想办法换到外汇券去沪市,看看能不能买到合适价格的钢笔尖。
宋思梦彻底了解情况后,恍然大悟。
怪不得之前她听不懂塞维奇兄弟的语言,合着是巴国的小语种乌尔都语?
听到塞维奇做的是钢笔尖生意,宋思梦眼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