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全家吸血,重生后长姐摆烂了更新时间:2025-09-10 18:12:20
释放阅读上一章
上辈子全家吸血,重生后长姐摆烂了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3章

“你们如果不信,那今天就到这吧,时间有限,我还要赶着去县派出所一趟,咱们先拜拜,等大舅进局子了我再来看你。”许一楠看了下信用社大厅墙上挂的圆盘钟,“我是无所谓的,顶多就是没拿到钱、又跑了下腿辛苦了点,主要还是大舅要受罪了,一首铁窗泪送给你。”

说完她毫不留恋,叫上刘记者扭头就往门外走去。

她这一走,赵建国和赵建英立马慌了,“别别别......我们又没说不给你钱,你这娃子咋这么急性子。”

“那你转?”许一楠朝柜台努努嘴。

这会儿快到中午吃饭的点,柜台办事的人愈发稀少,现在赵建英过去都不用排队。

赵建英嘴里泛苦,纠结犹豫的望着赵建国,“建国啊,你说这......”

反倒是赵建国现在很坚定:“给她!姐,别磨蹭了,你快去把钱转给她。对了大妮,你没办过存折,是不是回家先拿身份证来开个户......”

他话才说完,许一楠已经从口袋掏出崭新的存折,微笑递给他:“不用麻烦,我都准备好了。”

外皮没有一丝褶皱,存折里面也一条流水记录都没有。

赵建国深深看她,从这场闹剧的最开始,她就是冲这个目的而来,“姐,去办吧。”

“五万块钱我们四个人分,每人一万二千五百元。”许一楠笑道,热心的提前算好账,免得赵建英转错了数额。

“今天上午我就在想,我这大外甥女几日不见像换了个人似的,可不得了了,一套又一套,让你表舅爷都拿你没法。”赵建国盯着赵建英的背影,“直到刚刚,我才发现我还是小瞧你了。”

谁会想到一个还没满十八的农村丫头,居然心计这么深、胆子这么大,敢和当官的表舅爷、辈分压人的亲妈大舅争执,图谋一万多巨款。

而且最后还真被她拿到手了。

许一楠笑而不语,赵建英已经拿着两张存折回来了。

前面的煎熬慢得度秒如年,等到终于迎来结果的这一刻,好像只眨眼的功夫。许一楠接过印着万元巨款的存折,这一刻忍不住长舒一口气,一颗心终于落下来了。

这一世,从这笔钱开始,她的人生正式发生改变了。许一楠激动得眼眶有些湿润。

“那啥......你现在怎么办?”刘记者望着赵建英头也不回的拽着许光祖和许佑鸽离开的背影,不安的转头看沉浸在欣喜中的许一楠,“你.妈她......”

他不知道咋说,钱是到手了,但她的家,许一楠还回得去吗?

可别被赵建英打出门。

许一楠扑哧笑出声,明白刘记者的未尽之意,“我和你不一样,或许你的亲人是可以给你托底的家人,但我的亲人是虎豹豺狼,是拿我当肥料供养他们的人。那个家,我不回更好。”

刘记者哭笑不得:“哪有你说得那么可怕。”

像赵建英这种拎不清的人有很多,也就是没分寸一些罢了,害得自己孩子受罪吃苦。

许一楠不争辩,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她说的都是真的,像刘记者这种家庭幸福,自己是大学生毕业,一直身处在高知有素质的环境中的人,是不会知道另一面的黑暗。

但也正是他的性格,才让他拥有满腔正义和帮扶弱小的同情心,才会愿意帮许一楠做这么多。

刘记者回味许一楠方才的话,又惊又赞:“刚才你忽悠你.妈和你大舅说要送他们坐牢的话,是怎么想出来的?我当时都吓了一跳,更没想到的是他们还真被你唬住了。”

“我妈和我大舅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这县城,我大舅当个会计,就是家里顶有面子的工作,他们在乡下待了大半辈子,是不懂这些的。”

更不会想到可以找律师。

在他们心目中,一旦被抓了,他们除了在派出所和法院哭闹求饶,根本不知道还能找律师能帮大舅脱罪。

“刘记者,今天的事多亏有你,不然我肯定没这么顺利,真的很感谢你。”许一楠的感谢发自肺腑,两辈子加起来,刘记者是为数不多真心实意帮她的人之一,“我现在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只有这笔钱,中午我请你吃顿饭吧!”

“不用了不用了,”刘记者连连摆手,郑重告诫她,“这钱虽然看着多,但要支撑你高中一年和大学四年的所有费用,你妈以后应该不会给你钱了,你一定要节约用钱,好好读书,以后也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面庞青涩的刘记者说着老气横秋的话,许一楠憋笑点头。

“现在的你才有一点小女生的样子嘛。”刘记者笑道。

现在的许一楠脸上是压不住的笑意,眉飞色舞神情轻松,和两天前他刚看见的那个随时都眉头紧锁,眼神好似藏着很多痛苦的许一楠,判若两人。

“对了,张老师应该在等你消息,你快去给她说一声。我报社还有其他事,我打算中午直接回去加个班。”

许一楠点头道别,对刘记者的真心感谢也不着急在一顿饭,来日方长嘛!

目送刘记者离开后,她才提步向张老师家走去。

张老师是她高中两年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她的爱人李老师也是教她们班的英语老师,她离开家的这几天,就是暂住在张老师夫妻家里,刘记者也是通过张老师介绍认识的。

四天前她从家里跑出来,想到了后世的网络舆论压力,对于没权没势的她来说,这大概是普通人唯一可用的渠道;利用舆论压力,再去相关部门检举,引起重视。

不过许一楠也清楚,九几年的现在,电脑可是稀罕物,更别提网络了,现在是纸媒时代,畅销的是报纸和杂志,比如《知音》、《故事会》、《读者》这类特别火热。

但这类杂志社的经营地肯定不在她所在的小县城。

许一楠做了两手打算,一边寻找县城本地比较出名的杂志社和报社,准备直接登门和编辑、记者联系,一边向出名的大杂志社投稿,她的故事。

好歹上辈子她在大城市也混过,做生意也风光过,宣传自己生意时也要搞噱头抓人眼球,什么UC体震惊标题,不说信手拈来,也是熟门熟路,再加上她的情况本就复杂,结合了家庭伦理里的诸多情节,略施文笔,保准吸人眼球。

不过纸媒的缺点就是速度慢,等她投稿到成功刊登,再到引起反响,不知道要等多久,许一楠也是做好了个把月的长期打算。

还有一个月就要开学,学也是肯定上不了,所以许一楠找到班主任张老师,希望能先保留她的报名资格,容她晚几个月入学上课。

她和自己的高中生涯已经过去太久太久,只记得张老师是位很温和的高知女性,并没打算和张老师说太久自己的情况,是张老师察觉到不对,高考在即,本就争分夺秒的高三,是什么事让学生不得不耽误几个月的学习时间?

在张老师温柔且坚定的态度下,许一楠这才吐出家里的情况,张老师不但没阻止她,还赞扬了她的想法,又帮她改进了一些思路,还通过自己的关系找来刘记者帮她。

也只比许一楠大十来岁的张老师,却给了比赵建英更像妈妈的温柔和呵护。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13章

作者名:骑鹤下扬州
更新时间:2025-09-10 18:12:20

“你们如果不信,那今天就到这吧,时间有限,我还要赶着去县派出所一趟,咱们先拜拜,等大舅进局子了我再来看你。”许一楠看了下信用社大厅墙上挂的圆盘钟,“我是无所谓的,顶多就是没拿到钱、又跑了下腿辛苦了点,主要还是大舅要受罪了,一首铁窗泪送给你。”

说完她毫不留恋,叫上刘记者扭头就往门外走去。

她这一走,赵建国和赵建英立马慌了,“别别别......我们又没说不给你钱,你这娃子咋这么急性子。”

“那你转?”许一楠朝柜台努努嘴。

这会儿快到中午吃饭的点,柜台办事的人愈发稀少,现在赵建英过去都不用排队。

赵建英嘴里泛苦,纠结犹豫的望着赵建国,“建国啊,你说这......”

反倒是赵建国现在很坚定:“给她!姐,别磨蹭了,你快去把钱转给她。对了大妮,你没办过存折,是不是回家先拿身份证来开个户......”

他话才说完,许一楠已经从口袋掏出崭新的存折,微笑递给他:“不用麻烦,我都准备好了。”

外皮没有一丝褶皱,存折里面也一条流水记录都没有。

赵建国深深看她,从这场闹剧的最开始,她就是冲这个目的而来,“姐,去办吧。”

“五万块钱我们四个人分,每人一万二千五百元。”许一楠笑道,热心的提前算好账,免得赵建英转错了数额。

“今天上午我就在想,我这大外甥女几日不见像换了个人似的,可不得了了,一套又一套,让你表舅爷都拿你没法。”赵建国盯着赵建英的背影,“直到刚刚,我才发现我还是小瞧你了。”

谁会想到一个还没满十八的农村丫头,居然心计这么深、胆子这么大,敢和当官的表舅爷、辈分压人的亲妈大舅争执,图谋一万多巨款。

而且最后还真被她拿到手了。

许一楠笑而不语,赵建英已经拿着两张存折回来了。

前面的煎熬慢得度秒如年,等到终于迎来结果的这一刻,好像只眨眼的功夫。许一楠接过印着万元巨款的存折,这一刻忍不住长舒一口气,一颗心终于落下来了。

这一世,从这笔钱开始,她的人生正式发生改变了。许一楠激动得眼眶有些湿润。

“那啥......你现在怎么办?”刘记者望着赵建英头也不回的拽着许光祖和许佑鸽离开的背影,不安的转头看沉浸在欣喜中的许一楠,“你.妈她......”

他不知道咋说,钱是到手了,但她的家,许一楠还回得去吗?

可别被赵建英打出门。

许一楠扑哧笑出声,明白刘记者的未尽之意,“我和你不一样,或许你的亲人是可以给你托底的家人,但我的亲人是虎豹豺狼,是拿我当肥料供养他们的人。那个家,我不回更好。”

刘记者哭笑不得:“哪有你说得那么可怕。”

像赵建英这种拎不清的人有很多,也就是没分寸一些罢了,害得自己孩子受罪吃苦。

许一楠不争辩,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她说的都是真的,像刘记者这种家庭幸福,自己是大学生毕业,一直身处在高知有素质的环境中的人,是不会知道另一面的黑暗。

但也正是他的性格,才让他拥有满腔正义和帮扶弱小的同情心,才会愿意帮许一楠做这么多。

刘记者回味许一楠方才的话,又惊又赞:“刚才你忽悠你.妈和你大舅说要送他们坐牢的话,是怎么想出来的?我当时都吓了一跳,更没想到的是他们还真被你唬住了。”

“我妈和我大舅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这县城,我大舅当个会计,就是家里顶有面子的工作,他们在乡下待了大半辈子,是不懂这些的。”

更不会想到可以找律师。

在他们心目中,一旦被抓了,他们除了在派出所和法院哭闹求饶,根本不知道还能找律师能帮大舅脱罪。

“刘记者,今天的事多亏有你,不然我肯定没这么顺利,真的很感谢你。”许一楠的感谢发自肺腑,两辈子加起来,刘记者是为数不多真心实意帮她的人之一,“我现在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只有这笔钱,中午我请你吃顿饭吧!”

“不用了不用了,”刘记者连连摆手,郑重告诫她,“这钱虽然看着多,但要支撑你高中一年和大学四年的所有费用,你妈以后应该不会给你钱了,你一定要节约用钱,好好读书,以后也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面庞青涩的刘记者说着老气横秋的话,许一楠憋笑点头。

“现在的你才有一点小女生的样子嘛。”刘记者笑道。

现在的许一楠脸上是压不住的笑意,眉飞色舞神情轻松,和两天前他刚看见的那个随时都眉头紧锁,眼神好似藏着很多痛苦的许一楠,判若两人。

“对了,张老师应该在等你消息,你快去给她说一声。我报社还有其他事,我打算中午直接回去加个班。”

许一楠点头道别,对刘记者的真心感谢也不着急在一顿饭,来日方长嘛!

目送刘记者离开后,她才提步向张老师家走去。

张老师是她高中两年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她的爱人李老师也是教她们班的英语老师,她离开家的这几天,就是暂住在张老师夫妻家里,刘记者也是通过张老师介绍认识的。

四天前她从家里跑出来,想到了后世的网络舆论压力,对于没权没势的她来说,这大概是普通人唯一可用的渠道;利用舆论压力,再去相关部门检举,引起重视。

不过许一楠也清楚,九几年的现在,电脑可是稀罕物,更别提网络了,现在是纸媒时代,畅销的是报纸和杂志,比如《知音》、《故事会》、《读者》这类特别火热。

但这类杂志社的经营地肯定不在她所在的小县城。

许一楠做了两手打算,一边寻找县城本地比较出名的杂志社和报社,准备直接登门和编辑、记者联系,一边向出名的大杂志社投稿,她的故事。

好歹上辈子她在大城市也混过,做生意也风光过,宣传自己生意时也要搞噱头抓人眼球,什么UC体震惊标题,不说信手拈来,也是熟门熟路,再加上她的情况本就复杂,结合了家庭伦理里的诸多情节,略施文笔,保准吸人眼球。

不过纸媒的缺点就是速度慢,等她投稿到成功刊登,再到引起反响,不知道要等多久,许一楠也是做好了个把月的长期打算。

还有一个月就要开学,学也是肯定上不了,所以许一楠找到班主任张老师,希望能先保留她的报名资格,容她晚几个月入学上课。

她和自己的高中生涯已经过去太久太久,只记得张老师是位很温和的高知女性,并没打算和张老师说太久自己的情况,是张老师察觉到不对,高考在即,本就争分夺秒的高三,是什么事让学生不得不耽误几个月的学习时间?

在张老师温柔且坚定的态度下,许一楠这才吐出家里的情况,张老师不但没阻止她,还赞扬了她的想法,又帮她改进了一些思路,还通过自己的关系找来刘记者帮她。

也只比许一楠大十来岁的张老师,却给了比赵建英更像妈妈的温柔和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