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计时:罪案图鉴更新时间:2025-09-03 18:40:57
释放阅读上一章
死亡计时:罪案图鉴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8章

“明白。”赵云拿着录音装置走开了。

江阴市公安局会议室,凌晨三点。

烟雾呛得人眼睛疼,白板上新增了一堆照片和红线。

第三十八号死者的身份还没查清,但赵云已经把录音装置的初步报告送来了。

赵云盯着解剖台上那枚被密封在证物袋里的录音装置,金属外壳上的倒三角符号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他的指尖在操作台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代码和数据,这是他从装置芯片底层提取的固件信息。

“郭队,这玩意儿的核心芯片用的是军用级加密模块,市面上根本买不到。”赵云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带着一丝紧绷。

“我逆向解析了固件,发现制造商的底层代码里藏着一个代号‘暗眼’的标记。”

郭兴隆的声音从对讲机里炸出来:“暗眼?什么鬼东西?能查到来源吗?”

“正在查。”赵云舔了舔干燥的嘴唇,鼠标光标精准地定位到一串被混淆的生产编号,“这串编号被人为篡改过,但底层逻辑还在。”

芯片是定制的,上面刻了个序列号,但查不到生产商,信号发射模块跟摄像头一样,连接到国外的加密服务器,IP地址在冰岛,暂时破解不了。”

郭兴隆猛地一拍桌子:“妈的,这孙子到底什么来头?军用电池,定制芯片,这他妈是连环杀手还是国际特工?”

于风盯着白板上的五芒星照片,低声说:“不是特工,是有组织背景。能搞到这种设备,说明他背后有渠道,甚至可能是个团伙。”

“团伙?”江云倩瞪大眼睛,“师哥,你是说‘永生兄弟会’可能不只是个小邪教?”

于风点头,拿起红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圈,把“永生兄弟会”三个字圈起来:“张建军跟这个组织有联系,第二凶手可能也是其中的核心成员,甚至是头目。

他们用宗教当幌子,实际干的是更黑暗的勾当。”

郭兴隆皱眉:“黑暗的勾当?比砍三十八颗脑袋还黑暗?”

“杀人只是手段。”于风的目光冷得像刀,“他们的目标可能是某种更大规模的仪式,或者......社会操控。

刑侦心理学里,连环杀手有时会通过极端行为来制造恐慌,影响公众情绪。三十八颗头颅,摄像头,录音装置,这些都是为了放大恐惧。”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每个人都感觉后背发凉,像被一双无形的眼睛盯着。

小赵突然举手:“郭队,还有个发现!冷库里那摊新鲜血迹,化验结果出来了,DNA跟第三十八号头颅一致,但不是现场流的。”

于风的眼神骤然锐利:“血迹是诱饵,凶手在误导我们,他知道我们会查DNA,所以用第三十八号的样本做掩护,实际想隐藏另一个受害者的存在。”

“这孙子比狐狸还狡猾!小赵,重新筛查全市失踪人口,尤其是最近24小时内的!”

“明白!”小赵飞快跑出去,会议室的门砰地关上。

于风转头看向江云倩:“小倩,‘永生兄弟会’的成员名单查得怎么样了?”

江云倩翻开笔记本:“已经拉出16个人的名单,都是近两年加入的,背景五花八门,有医生、程序员、甚至还有个大学教授。但大部分人行踪不明,像是故意藏起来了。”

“大学教授?”于风皱眉,“资料给我看看。”

江云倩递过一份文件,上面有个名字被红笔圈出:李文浩,男,47岁,江阴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三年前因学术争议被停职,之后加入“永生兄弟会”,行踪诡秘。

于风的目光锁在照片上。

照片里的李文浩戴着眼镜,瘦削的脸,眼神深邃得像个黑洞。

他低声说:“这个人......可能是个突破口。”

郭兴隆凑过来:“心理学教授?妈的,跟你一个路子啊,于风,这家伙会是第二凶手?”

“不好说。”于风摇头,“但他的职业背景符合侧写:高智商、精通心理操控、可能有反社会人格,查他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最近的活动轨迹。”

“好!”郭兴隆抓起对讲机,“技术组!把李文浩的底给我翻出来!银行流水、手机定位、社交账号,一个都别漏!”

江云倩合上笔记本,指尖在李文浩的资料上停顿片刻。

随后和吴桐走出会议室,驾车前往李文浩的住所。

“这李文浩的老婆......能问出东西吗?”

“试试就知道了。”江云倩推开车门,雨水立刻打湿了她的警帽边缘,“心理学教授的家属,或许比普通人更懂得隐藏,但也可能藏着更关键的线索。”

李文浩的家在三楼,防盗门漆皮斑驳,门牌号用红色油漆歪歪扭扭地写着“302”。

敲门声响了很久,才传来一个沙哑的女声:“谁啊?”

门开了条缝,露出一张蜡黄憔悴的脸,女人约摸四十多岁,黑眼圈深重,眼神警惕地扫过两人的警服:“警察?又来干什么?”

“我们是市公安局的,想再跟您了解一下李文浩教授的情况。”

江云倩出示证件,语气尽量温和,“之前同事来过,但有些细节还需要确认。”

女人沉默着拉开门,客厅里弥漫着一股中药和灰尘混合的气味。墙上的结婚照被倒扣在茶几上,只露出深色的相框。

她指了指褪色的布艺沙发:“坐吧,该说的我都跟之前的警察说了,他就是个疯子,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最后把自己混死了。”

“您说的‘不三不四的人’,是指‘永生兄弟会’吗?”吴桐追问。

女人突然冷笑一声,抓起桌上的茶杯狠狠灌了一口:“什么兄弟会?就是一群骗子!

他三年前被学校停职,整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电脑神神叨叨,说什么‘永生仪式’能洗刷冤屈。”

江云倩注意到书房的门虚掩着,里面透出昏暗的光线:“李太太,我们能看看他的书房吗?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女人烦躁地挥挥手:“看吧看吧,都是一堆破书。”

书房里堆满了心理学专著和古籍,靠窗的书桌上散落着几张画满符号的草稿纸,其中一张赫然画着放大的倒三角与眼睛图案,旁边用红笔写着“全视之眼,掌控一切”。

吴桐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翻找抽屉,突然低呼:“师姐,快看这个!”

抽屉深处压着一本黑色硬壳日记本,封皮磨损严重,扉页上用钢笔刻着一行小字:“献给我的引导者”。

江云倩接过日记本,手指刚触到纸页,就听见门口传来女人的惊呼声:“你们不能看那个!那是他的隐私!”

“李太太,这可能关系到案件侦破。”江云倩翻开日记,字迹狂躁而扭曲,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仪式”的狂热与对“引导者”的崇拜,最重要的是那里出现了之前所说的同一个地址。

江云倩合上日记,心脏狂跳。

她转头看向门口的女人,对方无所谓的说道:“我也不知道,他的事我根本不管的。”

“嗯,有想起什么重要的及时跟我们联系。”

“好的。”

江云倩拿着日记和吴桐离开了李家。

根据日记里说的来到了那个所谓的仓库,此时江阴市城南的仓库区还笼罩在一片薄雾里。

警戒线拉得严严实实,技术科的无人机在头顶嗡嗡转,地上散落的血迹已经被标记,物证袋装满了从仓库搜出来的碎片。

于风站在消防通道旁,盯着那串延伸到荒草地的脚印。脚印深浅不一,像是有人故意放轻了步伐。

他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沾血的草叶,低声说:“抗凝剂浓度跟冷库一致,说明凶手在两处都用了同样的血液样本。”

江云倩裹紧外套,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师哥,这家伙为什么非要留血迹?不怕我们顺藤摸瓜?”

“他不怕。”于风站起身,目光扫过远处的荒草地,“血迹是他的签名,也是他的诱饵。他想让我们追,追到他设计好的陷阱里。”

郭兴隆从仓库里走出来,脸色铁青,手里攥着一份刚送来的报告:“于风,技术科有新进展!仓库里的笔记本电脑破解了,里面有个加密文件夹,存了三十八个视频文件!”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8章

作者名:懂个啥
更新时间:2025-09-03 18:40:57

“明白。”赵云拿着录音装置走开了。

江阴市公安局会议室,凌晨三点。

烟雾呛得人眼睛疼,白板上新增了一堆照片和红线。

第三十八号死者的身份还没查清,但赵云已经把录音装置的初步报告送来了。

赵云盯着解剖台上那枚被密封在证物袋里的录音装置,金属外壳上的倒三角符号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他的指尖在操作台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代码和数据,这是他从装置芯片底层提取的固件信息。

“郭队,这玩意儿的核心芯片用的是军用级加密模块,市面上根本买不到。”赵云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带着一丝紧绷。

“我逆向解析了固件,发现制造商的底层代码里藏着一个代号‘暗眼’的标记。”

郭兴隆的声音从对讲机里炸出来:“暗眼?什么鬼东西?能查到来源吗?”

“正在查。”赵云舔了舔干燥的嘴唇,鼠标光标精准地定位到一串被混淆的生产编号,“这串编号被人为篡改过,但底层逻辑还在。”

芯片是定制的,上面刻了个序列号,但查不到生产商,信号发射模块跟摄像头一样,连接到国外的加密服务器,IP地址在冰岛,暂时破解不了。”

郭兴隆猛地一拍桌子:“妈的,这孙子到底什么来头?军用电池,定制芯片,这他妈是连环杀手还是国际特工?”

于风盯着白板上的五芒星照片,低声说:“不是特工,是有组织背景。能搞到这种设备,说明他背后有渠道,甚至可能是个团伙。”

“团伙?”江云倩瞪大眼睛,“师哥,你是说‘永生兄弟会’可能不只是个小邪教?”

于风点头,拿起红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圈,把“永生兄弟会”三个字圈起来:“张建军跟这个组织有联系,第二凶手可能也是其中的核心成员,甚至是头目。

他们用宗教当幌子,实际干的是更黑暗的勾当。”

郭兴隆皱眉:“黑暗的勾当?比砍三十八颗脑袋还黑暗?”

“杀人只是手段。”于风的目光冷得像刀,“他们的目标可能是某种更大规模的仪式,或者......社会操控。

刑侦心理学里,连环杀手有时会通过极端行为来制造恐慌,影响公众情绪。三十八颗头颅,摄像头,录音装置,这些都是为了放大恐惧。”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每个人都感觉后背发凉,像被一双无形的眼睛盯着。

小赵突然举手:“郭队,还有个发现!冷库里那摊新鲜血迹,化验结果出来了,DNA跟第三十八号头颅一致,但不是现场流的。”

于风的眼神骤然锐利:“血迹是诱饵,凶手在误导我们,他知道我们会查DNA,所以用第三十八号的样本做掩护,实际想隐藏另一个受害者的存在。”

“这孙子比狐狸还狡猾!小赵,重新筛查全市失踪人口,尤其是最近24小时内的!”

“明白!”小赵飞快跑出去,会议室的门砰地关上。

于风转头看向江云倩:“小倩,‘永生兄弟会’的成员名单查得怎么样了?”

江云倩翻开笔记本:“已经拉出16个人的名单,都是近两年加入的,背景五花八门,有医生、程序员、甚至还有个大学教授。但大部分人行踪不明,像是故意藏起来了。”

“大学教授?”于风皱眉,“资料给我看看。”

江云倩递过一份文件,上面有个名字被红笔圈出:李文浩,男,47岁,江阴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三年前因学术争议被停职,之后加入“永生兄弟会”,行踪诡秘。

于风的目光锁在照片上。

照片里的李文浩戴着眼镜,瘦削的脸,眼神深邃得像个黑洞。

他低声说:“这个人......可能是个突破口。”

郭兴隆凑过来:“心理学教授?妈的,跟你一个路子啊,于风,这家伙会是第二凶手?”

“不好说。”于风摇头,“但他的职业背景符合侧写:高智商、精通心理操控、可能有反社会人格,查他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最近的活动轨迹。”

“好!”郭兴隆抓起对讲机,“技术组!把李文浩的底给我翻出来!银行流水、手机定位、社交账号,一个都别漏!”

江云倩合上笔记本,指尖在李文浩的资料上停顿片刻。

随后和吴桐走出会议室,驾车前往李文浩的住所。

“这李文浩的老婆......能问出东西吗?”

“试试就知道了。”江云倩推开车门,雨水立刻打湿了她的警帽边缘,“心理学教授的家属,或许比普通人更懂得隐藏,但也可能藏着更关键的线索。”

李文浩的家在三楼,防盗门漆皮斑驳,门牌号用红色油漆歪歪扭扭地写着“302”。

敲门声响了很久,才传来一个沙哑的女声:“谁啊?”

门开了条缝,露出一张蜡黄憔悴的脸,女人约摸四十多岁,黑眼圈深重,眼神警惕地扫过两人的警服:“警察?又来干什么?”

“我们是市公安局的,想再跟您了解一下李文浩教授的情况。”

江云倩出示证件,语气尽量温和,“之前同事来过,但有些细节还需要确认。”

女人沉默着拉开门,客厅里弥漫着一股中药和灰尘混合的气味。墙上的结婚照被倒扣在茶几上,只露出深色的相框。

她指了指褪色的布艺沙发:“坐吧,该说的我都跟之前的警察说了,他就是个疯子,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最后把自己混死了。”

“您说的‘不三不四的人’,是指‘永生兄弟会’吗?”吴桐追问。

女人突然冷笑一声,抓起桌上的茶杯狠狠灌了一口:“什么兄弟会?就是一群骗子!

他三年前被学校停职,整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电脑神神叨叨,说什么‘永生仪式’能洗刷冤屈。”

江云倩注意到书房的门虚掩着,里面透出昏暗的光线:“李太太,我们能看看他的书房吗?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女人烦躁地挥挥手:“看吧看吧,都是一堆破书。”

书房里堆满了心理学专著和古籍,靠窗的书桌上散落着几张画满符号的草稿纸,其中一张赫然画着放大的倒三角与眼睛图案,旁边用红笔写着“全视之眼,掌控一切”。

吴桐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翻找抽屉,突然低呼:“师姐,快看这个!”

抽屉深处压着一本黑色硬壳日记本,封皮磨损严重,扉页上用钢笔刻着一行小字:“献给我的引导者”。

江云倩接过日记本,手指刚触到纸页,就听见门口传来女人的惊呼声:“你们不能看那个!那是他的隐私!”

“李太太,这可能关系到案件侦破。”江云倩翻开日记,字迹狂躁而扭曲,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仪式”的狂热与对“引导者”的崇拜,最重要的是那里出现了之前所说的同一个地址。

江云倩合上日记,心脏狂跳。

她转头看向门口的女人,对方无所谓的说道:“我也不知道,他的事我根本不管的。”

“嗯,有想起什么重要的及时跟我们联系。”

“好的。”

江云倩拿着日记和吴桐离开了李家。

根据日记里说的来到了那个所谓的仓库,此时江阴市城南的仓库区还笼罩在一片薄雾里。

警戒线拉得严严实实,技术科的无人机在头顶嗡嗡转,地上散落的血迹已经被标记,物证袋装满了从仓库搜出来的碎片。

于风站在消防通道旁,盯着那串延伸到荒草地的脚印。脚印深浅不一,像是有人故意放轻了步伐。

他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沾血的草叶,低声说:“抗凝剂浓度跟冷库一致,说明凶手在两处都用了同样的血液样本。”

江云倩裹紧外套,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师哥,这家伙为什么非要留血迹?不怕我们顺藤摸瓜?”

“他不怕。”于风站起身,目光扫过远处的荒草地,“血迹是他的签名,也是他的诱饵。他想让我们追,追到他设计好的陷阱里。”

郭兴隆从仓库里走出来,脸色铁青,手里攥着一份刚送来的报告:“于风,技术科有新进展!仓库里的笔记本电脑破解了,里面有个加密文件夹,存了三十八个视频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