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兄眼瞎爱绿茶,我嫁皇子他哭了更新时间:2025-05-23 18:32:53
释放阅读上一章
继兄眼瞎爱绿茶,我嫁皇子他哭了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2章

府门口,姜书刚一迈出去,就又见着了苏黎,不由眉头紧皱。

当真是阴魂不散。

她当做没有看见,往马车走去,可苏黎身侧,还站着沈淮。

“沈淮,你若是不管,可别怪我大庭广众之下不给她留脸面。”

“......”沈淮面色不虞,叫住了姜书。

姜书回眸,没有看沈淮,而是看着苏黎,“你方才说的她是指我吗?”

“不然呢?”

姜书看着苏黎,只觉得她当真是顽强,怎么就非要和她过不去呢。

“苏姑娘这话说的好笑,仿佛方才在李府的大庭广众之下,我给你脸了一样。”

“你——”苏黎及时抿住唇,看向沈淮,“你自己也瞧见了,我可曾有半句假话?”

沈淮拧着眉,却是没有说话。

这几日姜书脾气大的很,他打心里不愿意再因为苏黎和她起争执。

“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已,何必斤斤计较。”

苏黎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沈淮,“你说什么,你说我斤斤计较?”

“此事儿等回去,我会与她说的。”沈淮放轻声音对苏黎道。

“不必了。”苏黎目光很冷,“我看,分明是姜姑娘的欲擒故纵起了作用,沈公子舍不得了,既然如此,那便不用沈公子了。”

说完,她一甩衣袖上了马车离开。

姜书挑了挑眉,也转身走了,并没有去看沈淮。

只是她刚坐上马车,一个身影便紧接着上来了,猝不及防。

姜书看着坐在对面,阴沉着脸盯着自己看的沈淮,眉头一皱。

她委实是不想对上那张看自己百般不爽的面容,影响心情极了。

“沈公子不去哄红颜知己,还有事儿不成?”

“姜书,你这几日,有些过分了。”沈淮语气沉沉,“出门在外,怎能和人起口舌之争,我和苏黎只是普通朋友,你何故在那么多人面前说那般污言秽语?”

“......”

姜书只觉得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

“你只是听了苏黎的只言片语,就如此断定是我的错?”

“苏黎父亲是文官,家学渊源,书香门第,说话做事一向讨喜。”

言外之意就是,苏黎出自名门有教养,姜书没教养。

“说的对,对的很。”姜书都给气笑了,连连点头,看着沈淮的目光也开始变的冰冷。

她以前知晓沈淮介意自己的出身,可却不曾想,在他心里,自己竟低贱至此。

沈淮被她目光盯得不自在,薄唇微抿,“我也都是为了你好,帮你成为更好的人,你以后要嫁给我,就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

“你所谓的合格,是奉你为天,低三下四,无有不应,受尽欺辱,如果是这样,我嫁给一条狗去给它狗看家,都不要你。”

姜书几乎是咬牙切齿。

沈淮面色发青,“姜书,你一个闺阁姑娘,怎能......”

“你若是再胡言乱语那些有的没的,我说的还能更难听。”

此时,马车在府门口停下,姜书掀开车帘跳下了马车,头都不回。

沈淮面色难看的下车跟上。

穿过垂花拱门,就瞧见游廊上一个身影正站在那里看着他,沈淮面色舒缓,朝游廊走去。

却在三步之遥时站住了脚步,姜书知晓,她是在等着自己走过去,给他低头认错。

可这一次,她不是认错的。

“有句话,我憋在心里,不吐不快。”所以她忍了又忍,还是选择等在这里。

沈淮眉头微锁。

方才她说嫁给狗都比他强的话,让他十分不悦,此时脸色也冷冰冰的。

若在以前,她说出此话,自己肯定要十天半月不理她,可如今,他竟是下意识的就过去了。

“方才,在马车上,你说希望我成为更好的人,这些年,我也一直如此做,可如今我突然发现,不好的,从来不是我,而是于我而言的你,很差劲。”

说完,姜书不再看沈淮一眼,抬步离开。

那抹身影走出很远很远,沈淮都站着并没有动,还是小厮轻轻开口,“大爷,天冷,咱们回去吧。”

沈淮才收回视线,紧蹙了蹙眉,“你说,她为何突然变成了这样?”

小厮低下头,没有吭声,在他看来,姜姑娘不是突然变的,而是被压抑太久,突然爆发出来了而已。

沈淮揉了揉额角,薄唇锋利的抿着,姜书的性子烈,若是一直如此下去二人即便成了婚,也有的磨。

且祖母又对其百般瞧不上,就像当年的沈夫人和父亲一样,沈淮以沈家心中合格的当家主母用来要求姜书,又有什么错?

“她怎么,就不明白我的苦心呢。”

难道她母亲,还不足成为她前车之鉴吗?

等回了浮云居,小厮犹疑了好一会儿,才低声开口,“大爷,奴才听说前些日子因为那事儿,夫人打了姜姑娘一耳光,脸上划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最后还落了疤。”

“想来,姜姑娘是因为才会气您的。”

毕竟脸蛋对一个闺阁姑娘是最重要的。

沈淮闻言豁然抬头看着小厮。

小厮立即垂下头,胆战心惊的。

那日被吩咐去主院告状的就是他,可他当时就真的只是实事求是,并没有丝毫夸大其词,他也不曾想到,夫人对自己的女儿会那么狠心。

沈淮眼中有自责一闪而过,又很快掩盖住。

怪不得她那么久都不来寻自己,原来是脸上有伤,也是,过去那些年里,她每次出现在自己眼前,都是光鲜亮丽的。

也怪不得,她这回就生那么久的气。

可他只是想让沈夫人教训教训她,收敛收敛她脾气,可并没有想到沈夫人会下手如此重。

“你去将那日给她看伤的大夫叫来。”

小厮领命去办,半刻钟后,就带着那大夫进了浮云居。

沈淮正在看书,却是半天都不曾翻过一页,心烦的很。

“那日你给姜姑娘看伤,她脸上的伤,很…严重吗?”

大夫立即拱手回答,“是被尖锐的东西划伤的,有些严重。”

沈淮蹙眉仔细回想,并不曾响起她脸上的疤痕,想来是用脂粉都给遮住了。

“你可有办法去掉?”

大夫摇了摇头,“小人医术浅薄,但大爷若真心想帮姜姑娘,小人倒是知晓,宫中太医院有一种养容膏效果极好,应该会有显著。”

宫中太医院?

沈淮眉头紧锁,依沈家如今的官位,怕是不怎么容易。

“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房门被合上,沈淮靠在椅子中,轻揉了揉眉心。

若姜书只是因此,他好好读书,争取金榜题名,等入朝为官帮她讨要就是了。

......

姜书回了书香园,脑子里都是今日在李府发生的事情。

不是苏黎和沈淮,而是陈序,李云秋,还有那个慕子离。

她总觉得,自己知晓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随时都有可能丢命。

都是那个陈序,他明明什么知晓,怎么不拦住自己呢。

不过念头只是一瞬,姜书叹了口气,有气无力的趴在桌子上。

都说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说的应该就是她这种,陈序虽然有故意的成分,但人家确实提醒她了,是她不信啊。

可换句话说,就陈序那名声,换哪家姑娘被他堵住去路,会信他的话。

“姜婆子,你对…陈贵妃的那位胞弟,了解多少?”

“姑娘说的,是陈序陈公子吧?”

姜书点点头,除了他,还有第二个陈贵妃胞弟不成。

姜婆子笑了笑,走去了姜书脚边的小矮凳上坐下,“陈家往前数十年,是比当年的沈家还要煊赫的,陈贵妃也是那时被指婚给还是皇子的皇上。”

“后来,先皇传位当今皇上,没几年,边关与塞北开战,这位年仅十岁的陈公子,也被大军一同带去了边关,一呆就是三年。”

姜书听的皱眉,“打仗关一个小孩子什么事儿,为什么要让他去?”

还是权贵子弟。

姜婆子摇了摇头,声音压低了几分,“听说,是当时陈家权势太盛,内忧外患,皇上应接不暇,以防陈家有不臣之心,便将陈家唯一幼子送走,以便…”

后面的话,姜婆子抿住了嘴没有说出口。

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竟被作为质子送去边关,也是可怜。

“那位公子十岁之前也是天资聪颖,听说读书武术样样皆可,可后来从边关回来之后,就…”

姜婆子摇摇头,似乎是一言难尽,“都说他是过怕了苦日子,才如此挥霍,说起来,也是可怜。”

姜书沉默。

任哪个小孩被丢去边关三年,都会变的吧,更何况陈序是被娇养长大,那三年不知是怎么过得。

“哎,比起可怜,还有一位比起陈公子更是可怜,也是十岁就被送去了边关,如今都不曾回来。”

姜书道,“嬷嬷说的,是当年三皇子吧。”

姜婆子点点头,声音更是压低了几分,“甚至有传言说,那位…死在了边关,也不知是真是假。”

姜书曾听说过一二,可并不知其内幕,“那位三皇子,是为何被遣送边关的?”

姜婆子摇头,“不知道,也是和那场战事儿有关,不过三皇子母妃,乃是塞北公主,许是与此有关吧。”

当年和塞北的那场战事儿很凶,边关两座城池的百姓都困死于此战中,足有两万条人命。

姜书有记忆,因为她爹爹,也是打那场战时离开的,也没有再回来。

那一战予梁国亦是损失惨重。

姜婆子张了张口,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止住了,“那位陈公子家世高,脾气不好,又整日流连勾栏瓦舍,姑娘往后若是遇上了,还是躲远一些。”

“嬷嬷放心,我记住了。”

她蜷缩了下身子,转眸看着窗棂外,天依旧很冷,冷风吹的树枝摇晃,窗棂作响。

原来,毁在那场战役中的孩童,不止她一个。

傍晚时分,姜书用过晚膳,沈夫人身旁的刘婆子来请。

姜书也没多问,跟着去了。

到主院的时候,沈夫人端着一碗黑漆漆的药,还在龇牙咧嘴,“母亲。”

沈夫人顾不上看她,先是一口饮尽,又急忙拿了甜枣放入了口中,皱巴在一起的五官才慢慢舒展。

“今日李府的宴会,如何?”

“母亲是指什么,如果是说府邸,宴席,景色,那确实不错。”

沈夫人眉头一皱,目光又冷下去不少。

姜书早就习以为常了,从沈夫人眼中,她从未看出过疼爱。

“今日到场的贵公子应该不少,有中意的吗?”

有中意的吗?

说的好像捡萝卜白菜一样。

“有。”

沈夫人立时来了兴趣,“谁?”

姜书一连报出了一长串的名字,听的沈夫人发愣,最后脸色发青。

“那些门第,也是你可以肖想的?”

听听,连王族贵胄都说上了。

“不是母亲问的吗,我只是老实回答而已。”

沈夫人气结,“那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姜书嗤笑。

“县主的相看宴,你让我去挑,你我究竟是谁掂不清斤两?”

“那还不是你没用,否则府里不就有一个现成的!!”

“......”

姜书气极反笑,让去参加如此不合身份的宴席就算了,还让她自己找夫婿,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就李府那个圈层,就算有良人,人家又怎么会瞧得上自己这个继女。

不是姜书自我贬低,而是家世门第如此,尤其在权贵之中,更为看重。

“您说的对,若您是郡主之尊,我也不至于如此没用。”

说完,她转身离开,把沈夫人发怒的声音都抛诸脑后。

沈夫人气的噼里啪啦,砸碎了不少茶盏,胸口起伏不定。

刘婆子急忙上前给她顺着后背。

“她简直是无法无法无天了,是仗着我不敢明目张胆的罚她不成!”

她确实是不敢,因为博寿堂那位盯着,她丢不起那个脸。

姜书的脸,就代表着她的脸。

“夫人别生气了,姑娘虽说的不好听,但有几句话说的也没错......”

沈夫人凌厉的目光射向刘婆子。

刘婆子立即解释,“老奴不是那个意思,老奴的意思是,能去参加李府宴会的,都是高门,姑娘......”

如此说好像也不对,正映衬了姜书最后那句,若她娘是郡主,她也随便挑。

思及此,刘婆子干脆住口。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12章

作者名:文扶摇
更新时间:2025-05-23 18:32:53

府门口,姜书刚一迈出去,就又见着了苏黎,不由眉头紧皱。

当真是阴魂不散。

她当做没有看见,往马车走去,可苏黎身侧,还站着沈淮。

“沈淮,你若是不管,可别怪我大庭广众之下不给她留脸面。”

“......”沈淮面色不虞,叫住了姜书。

姜书回眸,没有看沈淮,而是看着苏黎,“你方才说的她是指我吗?”

“不然呢?”

姜书看着苏黎,只觉得她当真是顽强,怎么就非要和她过不去呢。

“苏姑娘这话说的好笑,仿佛方才在李府的大庭广众之下,我给你脸了一样。”

“你——”苏黎及时抿住唇,看向沈淮,“你自己也瞧见了,我可曾有半句假话?”

沈淮拧着眉,却是没有说话。

这几日姜书脾气大的很,他打心里不愿意再因为苏黎和她起争执。

“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已,何必斤斤计较。”

苏黎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沈淮,“你说什么,你说我斤斤计较?”

“此事儿等回去,我会与她说的。”沈淮放轻声音对苏黎道。

“不必了。”苏黎目光很冷,“我看,分明是姜姑娘的欲擒故纵起了作用,沈公子舍不得了,既然如此,那便不用沈公子了。”

说完,她一甩衣袖上了马车离开。

姜书挑了挑眉,也转身走了,并没有去看沈淮。

只是她刚坐上马车,一个身影便紧接着上来了,猝不及防。

姜书看着坐在对面,阴沉着脸盯着自己看的沈淮,眉头一皱。

她委实是不想对上那张看自己百般不爽的面容,影响心情极了。

“沈公子不去哄红颜知己,还有事儿不成?”

“姜书,你这几日,有些过分了。”沈淮语气沉沉,“出门在外,怎能和人起口舌之争,我和苏黎只是普通朋友,你何故在那么多人面前说那般污言秽语?”

“......”

姜书只觉得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

“你只是听了苏黎的只言片语,就如此断定是我的错?”

“苏黎父亲是文官,家学渊源,书香门第,说话做事一向讨喜。”

言外之意就是,苏黎出自名门有教养,姜书没教养。

“说的对,对的很。”姜书都给气笑了,连连点头,看着沈淮的目光也开始变的冰冷。

她以前知晓沈淮介意自己的出身,可却不曾想,在他心里,自己竟低贱至此。

沈淮被她目光盯得不自在,薄唇微抿,“我也都是为了你好,帮你成为更好的人,你以后要嫁给我,就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

“你所谓的合格,是奉你为天,低三下四,无有不应,受尽欺辱,如果是这样,我嫁给一条狗去给它狗看家,都不要你。”

姜书几乎是咬牙切齿。

沈淮面色发青,“姜书,你一个闺阁姑娘,怎能......”

“你若是再胡言乱语那些有的没的,我说的还能更难听。”

此时,马车在府门口停下,姜书掀开车帘跳下了马车,头都不回。

沈淮面色难看的下车跟上。

穿过垂花拱门,就瞧见游廊上一个身影正站在那里看着他,沈淮面色舒缓,朝游廊走去。

却在三步之遥时站住了脚步,姜书知晓,她是在等着自己走过去,给他低头认错。

可这一次,她不是认错的。

“有句话,我憋在心里,不吐不快。”所以她忍了又忍,还是选择等在这里。

沈淮眉头微锁。

方才她说嫁给狗都比他强的话,让他十分不悦,此时脸色也冷冰冰的。

若在以前,她说出此话,自己肯定要十天半月不理她,可如今,他竟是下意识的就过去了。

“方才,在马车上,你说希望我成为更好的人,这些年,我也一直如此做,可如今我突然发现,不好的,从来不是我,而是于我而言的你,很差劲。”

说完,姜书不再看沈淮一眼,抬步离开。

那抹身影走出很远很远,沈淮都站着并没有动,还是小厮轻轻开口,“大爷,天冷,咱们回去吧。”

沈淮才收回视线,紧蹙了蹙眉,“你说,她为何突然变成了这样?”

小厮低下头,没有吭声,在他看来,姜姑娘不是突然变的,而是被压抑太久,突然爆发出来了而已。

沈淮揉了揉额角,薄唇锋利的抿着,姜书的性子烈,若是一直如此下去二人即便成了婚,也有的磨。

且祖母又对其百般瞧不上,就像当年的沈夫人和父亲一样,沈淮以沈家心中合格的当家主母用来要求姜书,又有什么错?

“她怎么,就不明白我的苦心呢。”

难道她母亲,还不足成为她前车之鉴吗?

等回了浮云居,小厮犹疑了好一会儿,才低声开口,“大爷,奴才听说前些日子因为那事儿,夫人打了姜姑娘一耳光,脸上划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最后还落了疤。”

“想来,姜姑娘是因为才会气您的。”

毕竟脸蛋对一个闺阁姑娘是最重要的。

沈淮闻言豁然抬头看着小厮。

小厮立即垂下头,胆战心惊的。

那日被吩咐去主院告状的就是他,可他当时就真的只是实事求是,并没有丝毫夸大其词,他也不曾想到,夫人对自己的女儿会那么狠心。

沈淮眼中有自责一闪而过,又很快掩盖住。

怪不得她那么久都不来寻自己,原来是脸上有伤,也是,过去那些年里,她每次出现在自己眼前,都是光鲜亮丽的。

也怪不得,她这回就生那么久的气。

可他只是想让沈夫人教训教训她,收敛收敛她脾气,可并没有想到沈夫人会下手如此重。

“你去将那日给她看伤的大夫叫来。”

小厮领命去办,半刻钟后,就带着那大夫进了浮云居。

沈淮正在看书,却是半天都不曾翻过一页,心烦的很。

“那日你给姜姑娘看伤,她脸上的伤,很…严重吗?”

大夫立即拱手回答,“是被尖锐的东西划伤的,有些严重。”

沈淮蹙眉仔细回想,并不曾响起她脸上的疤痕,想来是用脂粉都给遮住了。

“你可有办法去掉?”

大夫摇了摇头,“小人医术浅薄,但大爷若真心想帮姜姑娘,小人倒是知晓,宫中太医院有一种养容膏效果极好,应该会有显著。”

宫中太医院?

沈淮眉头紧锁,依沈家如今的官位,怕是不怎么容易。

“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房门被合上,沈淮靠在椅子中,轻揉了揉眉心。

若姜书只是因此,他好好读书,争取金榜题名,等入朝为官帮她讨要就是了。

......

姜书回了书香园,脑子里都是今日在李府发生的事情。

不是苏黎和沈淮,而是陈序,李云秋,还有那个慕子离。

她总觉得,自己知晓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随时都有可能丢命。

都是那个陈序,他明明什么知晓,怎么不拦住自己呢。

不过念头只是一瞬,姜书叹了口气,有气无力的趴在桌子上。

都说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说的应该就是她这种,陈序虽然有故意的成分,但人家确实提醒她了,是她不信啊。

可换句话说,就陈序那名声,换哪家姑娘被他堵住去路,会信他的话。

“姜婆子,你对…陈贵妃的那位胞弟,了解多少?”

“姑娘说的,是陈序陈公子吧?”

姜书点点头,除了他,还有第二个陈贵妃胞弟不成。

姜婆子笑了笑,走去了姜书脚边的小矮凳上坐下,“陈家往前数十年,是比当年的沈家还要煊赫的,陈贵妃也是那时被指婚给还是皇子的皇上。”

“后来,先皇传位当今皇上,没几年,边关与塞北开战,这位年仅十岁的陈公子,也被大军一同带去了边关,一呆就是三年。”

姜书听的皱眉,“打仗关一个小孩子什么事儿,为什么要让他去?”

还是权贵子弟。

姜婆子摇了摇头,声音压低了几分,“听说,是当时陈家权势太盛,内忧外患,皇上应接不暇,以防陈家有不臣之心,便将陈家唯一幼子送走,以便…”

后面的话,姜婆子抿住了嘴没有说出口。

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竟被作为质子送去边关,也是可怜。

“那位公子十岁之前也是天资聪颖,听说读书武术样样皆可,可后来从边关回来之后,就…”

姜婆子摇摇头,似乎是一言难尽,“都说他是过怕了苦日子,才如此挥霍,说起来,也是可怜。”

姜书沉默。

任哪个小孩被丢去边关三年,都会变的吧,更何况陈序是被娇养长大,那三年不知是怎么过得。

“哎,比起可怜,还有一位比起陈公子更是可怜,也是十岁就被送去了边关,如今都不曾回来。”

姜书道,“嬷嬷说的,是当年三皇子吧。”

姜婆子点点头,声音更是压低了几分,“甚至有传言说,那位…死在了边关,也不知是真是假。”

姜书曾听说过一二,可并不知其内幕,“那位三皇子,是为何被遣送边关的?”

姜婆子摇头,“不知道,也是和那场战事儿有关,不过三皇子母妃,乃是塞北公主,许是与此有关吧。”

当年和塞北的那场战事儿很凶,边关两座城池的百姓都困死于此战中,足有两万条人命。

姜书有记忆,因为她爹爹,也是打那场战时离开的,也没有再回来。

那一战予梁国亦是损失惨重。

姜婆子张了张口,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止住了,“那位陈公子家世高,脾气不好,又整日流连勾栏瓦舍,姑娘往后若是遇上了,还是躲远一些。”

“嬷嬷放心,我记住了。”

她蜷缩了下身子,转眸看着窗棂外,天依旧很冷,冷风吹的树枝摇晃,窗棂作响。

原来,毁在那场战役中的孩童,不止她一个。

傍晚时分,姜书用过晚膳,沈夫人身旁的刘婆子来请。

姜书也没多问,跟着去了。

到主院的时候,沈夫人端着一碗黑漆漆的药,还在龇牙咧嘴,“母亲。”

沈夫人顾不上看她,先是一口饮尽,又急忙拿了甜枣放入了口中,皱巴在一起的五官才慢慢舒展。

“今日李府的宴会,如何?”

“母亲是指什么,如果是说府邸,宴席,景色,那确实不错。”

沈夫人眉头一皱,目光又冷下去不少。

姜书早就习以为常了,从沈夫人眼中,她从未看出过疼爱。

“今日到场的贵公子应该不少,有中意的吗?”

有中意的吗?

说的好像捡萝卜白菜一样。

“有。”

沈夫人立时来了兴趣,“谁?”

姜书一连报出了一长串的名字,听的沈夫人发愣,最后脸色发青。

“那些门第,也是你可以肖想的?”

听听,连王族贵胄都说上了。

“不是母亲问的吗,我只是老实回答而已。”

沈夫人气结,“那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姜书嗤笑。

“县主的相看宴,你让我去挑,你我究竟是谁掂不清斤两?”

“那还不是你没用,否则府里不就有一个现成的!!”

“......”

姜书气极反笑,让去参加如此不合身份的宴席就算了,还让她自己找夫婿,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就李府那个圈层,就算有良人,人家又怎么会瞧得上自己这个继女。

不是姜书自我贬低,而是家世门第如此,尤其在权贵之中,更为看重。

“您说的对,若您是郡主之尊,我也不至于如此没用。”

说完,她转身离开,把沈夫人发怒的声音都抛诸脑后。

沈夫人气的噼里啪啦,砸碎了不少茶盏,胸口起伏不定。

刘婆子急忙上前给她顺着后背。

“她简直是无法无法无天了,是仗着我不敢明目张胆的罚她不成!”

她确实是不敢,因为博寿堂那位盯着,她丢不起那个脸。

姜书的脸,就代表着她的脸。

“夫人别生气了,姑娘虽说的不好听,但有几句话说的也没错......”

沈夫人凌厉的目光射向刘婆子。

刘婆子立即解释,“老奴不是那个意思,老奴的意思是,能去参加李府宴会的,都是高门,姑娘......”

如此说好像也不对,正映衬了姜书最后那句,若她娘是郡主,她也随便挑。

思及此,刘婆子干脆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