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请留步更新时间:2025-05-17 21:58:39
释放阅读上一章
殿下请留步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25章

美人婀娜

今日到底还是宋纪嘉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宴席,宋若杉不便缺席太久,惹人疑心,交代了医女一番,便跟着侯府的婢女离开了厢房。

她自然无法告诉叶兰儿,她想见那名质子,不过是基于上一世的一段因缘。

前往南越和亲的路上,也就是她死前的最后一段时光,她是与他共同度过的。

只是那时,他们一个是归国质子,一个是和亲公主,同行却不同乘。

他全身因毒发而溃烂得厉害,他们真正的相处并不多,可宋若杉一直都知道这一路上还有另一个人相伴。

她只是好奇他后来的命运罢了,是同她一样,死在了两国交界的沙漠里,还是成功回了南越。

只不过,同样身为弃子,就算回到南越皇室,他的日子也同样难过吧。

宋若杉想着前世种种,一不留神,刚换好的裙裾又被溅上了一点水渍。

这是一处布在内院与外院连接处的景观,流水从假山之上涓涓流下,只因有水滴砸在突出嶙峋的石面上,这才飞溅到了池子外头。

她进出侯府数次,之前未曾细看,如今撞入眼中,还是第一次懂得了其中玄妙。

纵观这处小池,虽有山石流水,却不见半点游鱼水草,堪称毫无生机,当真好一副肃杀之景。

宋纪嘉自从嫁入柳家,还真是恨透了宋氏皇族。

想到宴席之上,沈老夫人亦会在场,宋若杉双眉不禁蹙了蹙。

殊不知,厢房那头,她刚离了没多久,便有一人贼心不死,悄悄地潜了进去。

阮映亭一向自诩风流,年纪不大却早已是江南花楼常客,时常同花楼女子调笑,也习了不少手段花样。

他使银子向来大手大脚,初到上京,已将柳家三门打点清楚,不乏有人为他递消息放风的。

适才他在李园入口处撞见的那人,委实叫他难以忘怀。

都说江南女子婉约柔美,却不及他的神仙姐姐一个手指头。

他从未见过如此美艳之人!

阮映亭揉了揉胸口,顿觉心中蜜意无限。

刚才是撞哪儿了?

早知是那样一个美艳无俦之人,合该多用点力气,再抱一抱她,一同滚到地上才好啊!

有了下人传话打掩,医女一离开,阮映亭很快便溜入了专门给宋若杉准备的厢房。

摸开厢门,他轻手轻脚地将靴子脱在入门处,双脚隔着罗袜,踏在厢房的木制地板上,地面硬实,足底肉肥软,走了两步,绕过屏风,便见卧榻上隆起一道婀娜的身影。

美人背对着他侧卧,轻薄的绒毯只浅浅地搭在腰间,案上的小山炉腾起云雾,熏得室内一片氤氲暧昧,恍若仙境。

阮映亭顿时觉得整个人都松软了。

而此时,惦记着这处厢房的可不仅仅是阮映亭一个。

柳闻折一想到适才宋若杉险些被撞的那个画面,仍是心有余悸。

再想想事发时,他不顾未婚妻安危,下意识地回护起阮映亭……

柳闻折微微抿唇,将心中的酸涩强压下去,每每亏待于她,他心中都会涌起难以名状的酸涩难受,可每每到了她面前,他也绝做不回从前那般温柔呵护的模样。

“去库房里取支雪参来。”

“是。”

小厮很快便拿了个一掌宽的华美锦盒过来,柳闻折只匆匆扫了一眼,便携在手上,朝宋若杉所在的厢房行去。

一路上亭台水榭,他无心欣赏,心中颇为烦闷。

他从八角亭中带走宋若杉,明明是为了单独和她谈一谈,向她解释那日奉旨前往圣宇寺为何没能来得及去接她。

可今日竟又因为阮家人将她得罪了。

想起她那晦涩的一笑,说不计较。

他,心软了……

柳闻折刚到后院,便见一道倩丽的背影将将入了门。

他们早年定下婚约,虽从无逾越之举,但也常于人前同出同进,根本不拘于男女之防。

“你在此候着,不必跟进来。”

柳闻折吩咐下人。

“是。”

小厮停在原地,瞅了眼柳相手中华美贵气的锦盒,欲言又止。

如今相府明面上的主母是沈老夫人,可毕竟常年因病卧床,许多事务由侯府夫人协理,宋夫人毕竟居于侯府,对相府的事无法管得太细,而老夫人的余威……

一年不如一年。

相爷说的那批雪参,早被糟蹋得不剩好的了。

他特意挑了里面最完整的两根,还不及小指头粗细。

故而也只能用那奢华的锦盒镇着,装装样子。

就是不知……

嗐,瞎操心什么呢,依长公主殿下对相爷的情义,哪儿会在乎这雪参的大小啊。

见相爷急切地往里头走,小厮也只能敛了敛心思。

自老相爷殉国,小相爷接手相府以来,这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

宋若杉到了主厅,入门第一眼,果然就见到了被众星拱月、安坐于主位上的沈老太君。

这一次,她可不会像上一世那样,为讨人欢心上赶着喊“祖母”。

宋若杉款款来到主坐前,依大良礼制,长公主无需向一品诰命夫人行礼,之前因同柳府的那一纸婚约,她对沈太老君颇为敬重,便总是多了一礼。

而今,她端着长公主的威严,只淡淡说了句:“沈老太君康健。”

有了上一世的经验,她看得明白,并非礼多人就不怪,忍耐也并不能换来尊重。

“嗯,长公主亦安好。”沈老夫人不过眼皮轻抬,鼻子出气。

然而碍于她身子不便,年事又高,倒叫人挑不出什么错处。

“言贞,入席吧。”宋纪嘉招呼宋若杉入座。

主桌上只余下沈老夫人左手边的位置,是专门为她留的。

而另一桌上居然也空了一位,正在柳氏手边,宋若杉粗粗扫了一眼,席上还真竟不见阮清冰。

宋若杉留了个心眼,入席后刚提起象牙箸,便听得右手边“啪”的一声。

沉闷,却极具威严。

“勤俭恭谦,一向是我柳府传家立命之本,当年我带领三个孩子,于济州挨过了多少穷苦日子,才有如今的柳氏三门,嘉儿,今日于你而言更为特殊,这一桌肉糜,还有这象牙箸,连同府中亭台楼榭所摆的瑶筝,实在不妥。”

“嘉儿,你之前虽贵为公主,可如今成了我柳家妇,便不可再有奢靡之风,老婆子我也知晓,这些年苦了你了,是我柳家儿郎没本事,对不住你,叫你一人孤苦伶仃,掌二府家事,还要伺候我这样一个不中用的婆子,委实是苦了你了。”

宋纪嘉被勾起伤心事,忙道:“婆母教训的是。是儿媳思虑不周,办得不妥。”

沈老夫人转身,握住了宋纪嘉的手。

“不怪你。只是我柳家原是寒门,家风如此,无论之前是高门贵女,还是王公贵族,只要入了我柳家,皆要将这四字刻入心中,需知丝竹声乐乱耳,贵器名件乱心。”

“儿媳谨记。”

沈氏这才缓缓转过身来,对宋若杉笑道:“柳府家事,叫殿下见笑了。”

宋若杉慢慢放下象牙箸,拿帕子轻轻压了压唇周,“沈老太君哪里的话,既来之则安之,既入柳家门,自然当遵从柳府的规矩。姑母这些年,所作所为实在无可指责,丝竹贵器不过是为客人所备,谁人不知,今日最心伤之人自是侯府夫人呢?”

沈老太君又何必多此一举,惹人心伤?

再者,适才沈老太君所言,看似在同宋纪嘉说话,可句句不离公主、柳家妇,再加之最后那句“丝竹声乐乱耳”,席上谁人不知她宋若杉的长公主府中,豢养了一批美人琴师呢。

这是在借故敲打她这尚未过门的孙媳妇呢。

宋若杉接着说道:“老夫人何需忧心,姑母一向谨言慎行,不似言贞,荒唐惯了。再者……有人以为丝竹声乐乱耳,亦有人认为管乐琴声可涤浊心,境界不同罢了,本宫以为,若要世事洞明,还需拨开表象,不受其扰,方能从中得益。”

好一个牙尖嘴利的丫头!

沈老夫人不禁抽了抽嘴角,她原只是暗暗敲打,不料宋若杉却反过来数落起她的境界来了。

暗讽她一叶障目?

简直目无尊长!

此女迟早会是柳府祸害。

沈老夫人暗暗咬牙,只是这位尊贵的长公主到底还未过门,柳府又是诗书礼仪之家,当着众人之面,沈老夫人不好再言语教训。

只得盘算着,等将来过门之后定要拿三从四德和柳府家规好好地挫一挫她的锐气。

当下只能讪道,“殿下理解便好。”

原以为此番就此揭过,不料,席上仍是有人动了别的心思。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25章

作者名:山水一半
更新时间:2025-05-17 21:58:39

美人婀娜

今日到底还是宋纪嘉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宴席,宋若杉不便缺席太久,惹人疑心,交代了医女一番,便跟着侯府的婢女离开了厢房。

她自然无法告诉叶兰儿,她想见那名质子,不过是基于上一世的一段因缘。

前往南越和亲的路上,也就是她死前的最后一段时光,她是与他共同度过的。

只是那时,他们一个是归国质子,一个是和亲公主,同行却不同乘。

他全身因毒发而溃烂得厉害,他们真正的相处并不多,可宋若杉一直都知道这一路上还有另一个人相伴。

她只是好奇他后来的命运罢了,是同她一样,死在了两国交界的沙漠里,还是成功回了南越。

只不过,同样身为弃子,就算回到南越皇室,他的日子也同样难过吧。

宋若杉想着前世种种,一不留神,刚换好的裙裾又被溅上了一点水渍。

这是一处布在内院与外院连接处的景观,流水从假山之上涓涓流下,只因有水滴砸在突出嶙峋的石面上,这才飞溅到了池子外头。

她进出侯府数次,之前未曾细看,如今撞入眼中,还是第一次懂得了其中玄妙。

纵观这处小池,虽有山石流水,却不见半点游鱼水草,堪称毫无生机,当真好一副肃杀之景。

宋纪嘉自从嫁入柳家,还真是恨透了宋氏皇族。

想到宴席之上,沈老夫人亦会在场,宋若杉双眉不禁蹙了蹙。

殊不知,厢房那头,她刚离了没多久,便有一人贼心不死,悄悄地潜了进去。

阮映亭一向自诩风流,年纪不大却早已是江南花楼常客,时常同花楼女子调笑,也习了不少手段花样。

他使银子向来大手大脚,初到上京,已将柳家三门打点清楚,不乏有人为他递消息放风的。

适才他在李园入口处撞见的那人,委实叫他难以忘怀。

都说江南女子婉约柔美,却不及他的神仙姐姐一个手指头。

他从未见过如此美艳之人!

阮映亭揉了揉胸口,顿觉心中蜜意无限。

刚才是撞哪儿了?

早知是那样一个美艳无俦之人,合该多用点力气,再抱一抱她,一同滚到地上才好啊!

有了下人传话打掩,医女一离开,阮映亭很快便溜入了专门给宋若杉准备的厢房。

摸开厢门,他轻手轻脚地将靴子脱在入门处,双脚隔着罗袜,踏在厢房的木制地板上,地面硬实,足底肉肥软,走了两步,绕过屏风,便见卧榻上隆起一道婀娜的身影。

美人背对着他侧卧,轻薄的绒毯只浅浅地搭在腰间,案上的小山炉腾起云雾,熏得室内一片氤氲暧昧,恍若仙境。

阮映亭顿时觉得整个人都松软了。

而此时,惦记着这处厢房的可不仅仅是阮映亭一个。

柳闻折一想到适才宋若杉险些被撞的那个画面,仍是心有余悸。

再想想事发时,他不顾未婚妻安危,下意识地回护起阮映亭……

柳闻折微微抿唇,将心中的酸涩强压下去,每每亏待于她,他心中都会涌起难以名状的酸涩难受,可每每到了她面前,他也绝做不回从前那般温柔呵护的模样。

“去库房里取支雪参来。”

“是。”

小厮很快便拿了个一掌宽的华美锦盒过来,柳闻折只匆匆扫了一眼,便携在手上,朝宋若杉所在的厢房行去。

一路上亭台水榭,他无心欣赏,心中颇为烦闷。

他从八角亭中带走宋若杉,明明是为了单独和她谈一谈,向她解释那日奉旨前往圣宇寺为何没能来得及去接她。

可今日竟又因为阮家人将她得罪了。

想起她那晦涩的一笑,说不计较。

他,心软了……

柳闻折刚到后院,便见一道倩丽的背影将将入了门。

他们早年定下婚约,虽从无逾越之举,但也常于人前同出同进,根本不拘于男女之防。

“你在此候着,不必跟进来。”

柳闻折吩咐下人。

“是。”

小厮停在原地,瞅了眼柳相手中华美贵气的锦盒,欲言又止。

如今相府明面上的主母是沈老夫人,可毕竟常年因病卧床,许多事务由侯府夫人协理,宋夫人毕竟居于侯府,对相府的事无法管得太细,而老夫人的余威……

一年不如一年。

相爷说的那批雪参,早被糟蹋得不剩好的了。

他特意挑了里面最完整的两根,还不及小指头粗细。

故而也只能用那奢华的锦盒镇着,装装样子。

就是不知……

嗐,瞎操心什么呢,依长公主殿下对相爷的情义,哪儿会在乎这雪参的大小啊。

见相爷急切地往里头走,小厮也只能敛了敛心思。

自老相爷殉国,小相爷接手相府以来,这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

宋若杉到了主厅,入门第一眼,果然就见到了被众星拱月、安坐于主位上的沈老太君。

这一次,她可不会像上一世那样,为讨人欢心上赶着喊“祖母”。

宋若杉款款来到主坐前,依大良礼制,长公主无需向一品诰命夫人行礼,之前因同柳府的那一纸婚约,她对沈太老君颇为敬重,便总是多了一礼。

而今,她端着长公主的威严,只淡淡说了句:“沈老太君康健。”

有了上一世的经验,她看得明白,并非礼多人就不怪,忍耐也并不能换来尊重。

“嗯,长公主亦安好。”沈老夫人不过眼皮轻抬,鼻子出气。

然而碍于她身子不便,年事又高,倒叫人挑不出什么错处。

“言贞,入席吧。”宋纪嘉招呼宋若杉入座。

主桌上只余下沈老夫人左手边的位置,是专门为她留的。

而另一桌上居然也空了一位,正在柳氏手边,宋若杉粗粗扫了一眼,席上还真竟不见阮清冰。

宋若杉留了个心眼,入席后刚提起象牙箸,便听得右手边“啪”的一声。

沉闷,却极具威严。

“勤俭恭谦,一向是我柳府传家立命之本,当年我带领三个孩子,于济州挨过了多少穷苦日子,才有如今的柳氏三门,嘉儿,今日于你而言更为特殊,这一桌肉糜,还有这象牙箸,连同府中亭台楼榭所摆的瑶筝,实在不妥。”

“嘉儿,你之前虽贵为公主,可如今成了我柳家妇,便不可再有奢靡之风,老婆子我也知晓,这些年苦了你了,是我柳家儿郎没本事,对不住你,叫你一人孤苦伶仃,掌二府家事,还要伺候我这样一个不中用的婆子,委实是苦了你了。”

宋纪嘉被勾起伤心事,忙道:“婆母教训的是。是儿媳思虑不周,办得不妥。”

沈老夫人转身,握住了宋纪嘉的手。

“不怪你。只是我柳家原是寒门,家风如此,无论之前是高门贵女,还是王公贵族,只要入了我柳家,皆要将这四字刻入心中,需知丝竹声乐乱耳,贵器名件乱心。”

“儿媳谨记。”

沈氏这才缓缓转过身来,对宋若杉笑道:“柳府家事,叫殿下见笑了。”

宋若杉慢慢放下象牙箸,拿帕子轻轻压了压唇周,“沈老太君哪里的话,既来之则安之,既入柳家门,自然当遵从柳府的规矩。姑母这些年,所作所为实在无可指责,丝竹贵器不过是为客人所备,谁人不知,今日最心伤之人自是侯府夫人呢?”

沈老太君又何必多此一举,惹人心伤?

再者,适才沈老太君所言,看似在同宋纪嘉说话,可句句不离公主、柳家妇,再加之最后那句“丝竹声乐乱耳”,席上谁人不知她宋若杉的长公主府中,豢养了一批美人琴师呢。

这是在借故敲打她这尚未过门的孙媳妇呢。

宋若杉接着说道:“老夫人何需忧心,姑母一向谨言慎行,不似言贞,荒唐惯了。再者……有人以为丝竹声乐乱耳,亦有人认为管乐琴声可涤浊心,境界不同罢了,本宫以为,若要世事洞明,还需拨开表象,不受其扰,方能从中得益。”

好一个牙尖嘴利的丫头!

沈老夫人不禁抽了抽嘴角,她原只是暗暗敲打,不料宋若杉却反过来数落起她的境界来了。

暗讽她一叶障目?

简直目无尊长!

此女迟早会是柳府祸害。

沈老夫人暗暗咬牙,只是这位尊贵的长公主到底还未过门,柳府又是诗书礼仪之家,当着众人之面,沈老夫人不好再言语教训。

只得盘算着,等将来过门之后定要拿三从四德和柳府家规好好地挫一挫她的锐气。

当下只能讪道,“殿下理解便好。”

原以为此番就此揭过,不料,席上仍是有人动了别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