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5章
周翔在第三辆车底盘焊上防弹钢板时,电弧光里突然显出中国地图。
杜亮亮用焊条沿着长江走向灼刻,焦痕恰好覆盖住杜家三十条走私路线——最西侧的青藏线末端,焊着颗红星厂五十年代用的铜铆钉。
“明天有批援建蒙古国的医疗物资专列。”
杜亮亮把海关通行证浸入显影液,苏联国徽下方逐渐浮现内蒙古某旗卫生局的蒙文公章:
“车轮印和红十字车的胎纹完全一致。”
凌晨过关时,李冰注意到界碑上的弹孔比记忆里多三个。
“放行!”
这是勃列日涅夫时代军车通行的暗号,而李冰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手势正是杜亮亮母亲当年穿越封锁线的绝技。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满洲里国门时,杜亮亮正用乙炔焰切割第13辆车的VIN码。
飞溅的火星在柏油路上烙出1985年3月18日的日期,杜亮亮突然将燃烧枪扔给李冰:
“该你了。”
火焰掠过海关签封的瞬间,李冰看见自己前世的囚衣编号在热浪中扭曲。
那些曾让他锒铛入狱的数字,此刻正随着聚乙烯封条的融化,永远嵌进了中苏边境的沥青裂缝里。
哈尔滨车辆段东区的龙门吊启动时,李冰正用气焊枪切开第一辆伏尔加的底盘。
蓝色火焰在零下25度的空气里凝固成冰晶,坠落在1987年产的变速箱外壳上,砸出细密的锈坑。
“发动机总成三十六套,每套按大连港走私价八千卢布。”
林正南的账本封皮是撕下来的车辆合格证:
“轮胎二百四十条,绥芬河修车铺收三十卢布一条。”
他说话时哈出的白气在钢板账目上结霜,数字变得像苏联印刷的防伪水印。
杜亮亮钻进第三辆车的后备箱,突然敲响空腔::
“这里能藏九十根减震弹簧!”
杜亮亮掀开备胎槽,用磁铁吸出焊在夹层里的化油器:
“布良斯克机械厂多装了十二套,他们车间主任喝醉时说的。”
周翔在拆解第五辆车的仪表盘时,发现转速表背面刻着俄文数字。
“每拆五千台零件,红星厂要给苏方技术员塞三百美金。”
他用螺丝刀刮掉代码,露出下面真正的计数——这批车在基洛夫厂组装时,已经被克格勃预先抽走了15%的精密轴承。
“化油器单价提两成。”
李冰突然用冰锥刺破油箱:
“把被边防军扣下的那箱汽油钱补上。”
粘稠的苏联汽油在地面汇成数字——他们在满洲里被索要的“过境费”折合两千四百卢布,正好是三十个火花塞的利润。
杜亮亮正把车门铰链按等级分类:
“甲级铰链卖给长春一汽实验室,乙级的给农安农机站改收割机。”
少年突然掰断一根生锈的:
“丙级扔进松花江,冰层够厚时能当废铁卖给打鱼人。”
当最后一根传动轴装上卡车时,李冰在发动机舱盖上重算了三遍:
“总收益五十八万卢布,扣除运输费、拆解工资和给黑河口岸的封口费......”
他的钢笔突然漏墨,蓝黑墨水在下坪村棉花账目栏晕染开来,恰好遮盖住被苏军巡逻队抢走的三吨棉花损失。
“明天派十二辆三轮车送现金。”
林正南正在改装伏尔加的备胎,内胎里塞满面值五十卢布的旧钞:
“跟村民说每公斤棉花尾款按黑市汇率兑,但要用1984年版的拖拉机说明书包钱——那纸上的油墨能防潮。”
杜亮亮突然打开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时声震落了车顶积雪。
少年同步按下藏在转向柱里的录音机,磁带转动声恰好掩盖住他抽走三张百元美钞的摩擦音——那是留给红星厂质检科长的“零件合格认证费”。
哈尔滨铁路局的封条贴上货箱时,李冰在最后一箱活塞杆上敲了红星厂钢印。
五十年代的老印章在晨光中泛着铜绿,印油却是用苏联防冻液和鞍钢润滑油调制的混合物——三个月后这些印记会自然脱落,露出下面真正的采购方编号。
“村民收到钱会核对这个。”
杜亮亮正用点焊机在装钱的铁皮箱内部烙暗码,飞溅的火星组成下坪村生产队的工分记录:
“他们绝对想不到,咱们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钢厂的残次品,顶替了那批被海关烧毁的优质棉。”
杜亮亮说着把焊枪扔进松花江,冰窟窿里浮起一串1979年产的火花塞。
红星澡堂的瓷砖剥落声里,杜亮亮正用钢丝球蹭掉指甲缝里的防冻液。
漂着冰碴的松花江水从他脊背滑落,在排水口旋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钢厂的零件编号。
“七块五。”
林正南把账本浸在温泉池里,墨水洇开的数字恰好覆盖住被苏军抢走的三吨棉花:
“搓澡费记到下坪村运输损耗。”
周翔缩在桑拿房角落,桦木条凳被他坐出嘎吱响。
当温度计指向70度时,男人突然从脚底板撕下块老茧——那是常年踩离合器磨出的硬皮。
李冰推开雕花玻璃门时,穿堂风掀起他发梢的皂角味。
“晚涮羊肉。”
李冰弹了下贴在墙上的外汇券,纸币边缘的斯大林头像正在潮气里模糊:
“东来顺老马给留了雅间。”
他说着突然扯松领口,那道在贝加尔湖被铁丝网勾破的伤疤终于不再紧绷。
刘辉正在更衣室改造苏联军大衣,拆掉内衬的羊皮缝成护膝:
“给下坪村李大炮的,他老寒腿该犯了。”
当芝麻酱裹住第一片羊上脑时,杜亮亮把二锅头倒进紫铜锅的烟囱。
酒精火焰腾起的瞬间,少年突然用筷子夹住飞溅的火星:
“看!
像不像在敖德萨烧账本那晚?”
林正南正用勺底碾压糖蒜,甜辣汁液在碟边画出卢布汇率曲线:
“这顿折算成棉花的话......”
话没说完就被周翔按进麻酱碗,男人鼓着腮帮子憋出句:
“今天只算羊肉斤两。”
李冰解开第三颗纽扣,他突然举起扎啤杯:
“这杯敬化油器!”
泛着白沫的啤酒冲走杯壁积攒的油污,也冲淡了西伯利亚铁路上沾染的柴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