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给过去的自己发短信更新时间:2024-05-20 18:10:37
释放阅读上一章
我能给过去的自己发短信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6章

吴猛相当配合,说什么是什么,除了到看合同的时候仔细地看了一遍以外,看起来相当的莽撞。

张启内心猜测吴猛可能是欠了钱。

刚才吴猛脸上的纠结不是假的,但是。

他看着现在手上已经签完的合同。

他很果断地给吴猛转了账。

还好来之前还去银行办了业务,这还是之前银行提醒他的,不然都转不了这么大的数额。

对方看他跟再生父母一样。

“老哥真的太爽快了,等下留下来吃顿饭吧?”对方围着张启转,说话一套接着一套。

“老哥还要买哪里的房子,你讲,我肯定能帮你搞定。”

“不用了,我准备去那个庙看看,锁的钥匙给我吧。”

对方很配合,甚至还想跟过去给张启介绍庙的构造。

但张启又不是真的为了庙而来。

“不用了,我自己看看就好了。”

“那老哥下次有空一定让我请你吃顿酒。”

就吴猛说话的时间张启都走远了。

进了这个有点破的庙。天花板上都是蜘蛛网了,四周之前看起来是修缮过的,白墙上还写了不少东西。

东西肯定是在地下的,但是究竟要怎么挖就是个问题了。

大张旗鼓地挖肯定不行,不然之后容易被有心人联想到这个事情。

以后可以暴露出来,但现阶段最好不要。

毕竟安全最重要。

张启自己在小小的庙里逛了一圈。

这里真的看几眼就能看透了,而且根据吴猛的说法后来还装修过,如果真的埋在地底下的话就是个大麻烦了。

他看着面前的头泥像。

泥像应该是华佗的泥像,外面本来还度了层其他东西,因为没有修缮和养护逐渐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等下。

他之前搜过不少华佗庙,所以也刚好看过几个华佗庙的样子。

一般来说,都跟课本上看到的图差不了多远,大概师傅们自己都有点门道,这样最省事,买家也不容易出什么疑惑。

但面前这个,明显长得完全不像。

这个泥像比起其他的更加瘦削,身材单薄,但是风骨却又完美展现了出来。

要不是因为没有养护,逐渐地变成了现在这样子,凭着这么多年的修缮,它说不定还是件文物。

但它就算这样,如果能证明的话,确实也是件文物。

可张启有个想法。

他当时让吴家的人还准备了手抄本。

不可能所有东西都放到同一个地方的。

那么。

有没有可能,在触手可及的泥像里,就躺着一本他想要的《青囊书》呢?

他也不敢打碎。小心翼翼地放倒了泥像。

能看出之前其实也多次搬运过,下面底座已经有了很大的磨损痕迹。

张启自己一狠心,把底座直接往旁边一撞。

泥石碎裂的声音在这空旷的地方相当明显。

整个底座掉在一边,碎裂的底座露出了一个边角。

张启一下子就意识到了什么,大笑了起来。

得来全不费工夫。

甚至泥像都能保存下来。

他们竟然把《青囊书》的存放盒放进了底座里。

怪不得刚才就觉得底座厚实得过分,他还以为是因为多次修缮为了稳固底座才这么厚的。

也不小心忽略的不太对的重量。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子。

《青囊书》!

果然是它!

张启的脸上直接带上了巨大的笑容。

他把书放回盒子里,然后放到自己带来的袋子中。

这种东西,理论上应该要直接上交国家!

但。

抱歉了,以后他一定会为国家拿回更多的东西。

但如果为了做到这件事,《青囊书》对他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虽然他没想过私吞,更不是想用它谋钱财。

但他现在,需要话语权。

只是符家救命恩人,这恩情也许有一天就会过去。

他能用《青囊书》换来的地位、话语权,那是不可替代的。

当然,他只是换个方式,迂回地来。

想来最后,殊途同归。

他小心翼翼地提起袋子,拿着自己想要的东西走出庙。

每个门也仔细上锁了。

刚才他把底座砸碎了扔院子里了,因为年久失修,在里面显得也不奇怪,而那个泥像他也小心翼翼用庙里的布包裹着放在一边了。

之后再找人回来修缮吧。

还不知道,盒子里的书到底能不能有个良好的状态。

他自己买了套工具,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子。

然后用工具一层一层地打开了里面的纸张。

他以为会是用其他东西保存的。

没想到竟然是纸。

小心翼翼怕不小心破坏了任何一张纸。

这。至少也是一千年前的手抄本了。

《青囊书》上的各种内容。

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再次重见天日。

张启没来得及多看,他小心翼翼地再次复原了本来的样子。

把盒子放进了自己新买来专门放置书画文物的箱子。

古书画之所以能够保存得久,一是因为用的宣纸不同于普通的纸张,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只要保存得当,环境也比较好,不潮湿不受热,很就不容易出现发黄、变脆的现象。二是多数都有装裱。

他发现的《青囊书》,属于用的纸的质量相当上层。

而且刚才在盒子里还看到了不少东西。想来就是古时候防虫防潮的东西。

这个盒子表层摸上去的材质也是他不熟悉的,说不定是古代人防火的智慧。

而且毕竟在底座里常年封着,底座封起来后算是一个密闭的空间,空气极其稀薄,那盒子和里面的东西就不易氧化,能够一直保持干燥,所以能够存储这么久都没发生任何改变。

张启摸了摸自己买的箱子。

里面的东西,没有细看,只是粗略地看了几眼,怕自己一个外行方式不对就损坏了这些宝藏。

但哪怕只是随意地看了几眼,以他这个现代人的眼光,也能知道。

这里面的东西,绝对不一般。

也许今日用不上了,因为已经落后了。

可是里面有些内容,甚至比上世纪的医疗技术更加领先!

这是什么概念?

一个生活在208年的古人。

他的技术,放在1800年后,仍然是正确的。

张启不得不感慨于,世界上的天才何其多。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这些天才的思想,不要埋没于历史上。

哪怕是近两千年后的今天。

它也能发挥巨大的价值。

他之前只是粗略地知道,曹操并不喜欢华佗的一些理论。

现在他才知道为什么。

这上面的部分内容,太过于超前了。

哪怕就放在200年前,在西方可能都要上火刑架。

更别提实施了。

不知道华佗究竟怎么做到的。

那天遇到的老医生对民族失去了《青囊书》那么惋惜不是假的。

他现在看了几眼而已,也觉得如果不能拯救回来,确实是人类的损失。

“还好,我能用短信让它重见天日。”

他目光如炬,盯着那个箱子。

“看来,明天有必要去医院一趟了。”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16章

作者名:一只小鸡鸡
更新时间:2024-05-20 18:10:37

吴猛相当配合,说什么是什么,除了到看合同的时候仔细地看了一遍以外,看起来相当的莽撞。

张启内心猜测吴猛可能是欠了钱。

刚才吴猛脸上的纠结不是假的,但是。

他看着现在手上已经签完的合同。

他很果断地给吴猛转了账。

还好来之前还去银行办了业务,这还是之前银行提醒他的,不然都转不了这么大的数额。

对方看他跟再生父母一样。

“老哥真的太爽快了,等下留下来吃顿饭吧?”对方围着张启转,说话一套接着一套。

“老哥还要买哪里的房子,你讲,我肯定能帮你搞定。”

“不用了,我准备去那个庙看看,锁的钥匙给我吧。”

对方很配合,甚至还想跟过去给张启介绍庙的构造。

但张启又不是真的为了庙而来。

“不用了,我自己看看就好了。”

“那老哥下次有空一定让我请你吃顿酒。”

就吴猛说话的时间张启都走远了。

进了这个有点破的庙。天花板上都是蜘蛛网了,四周之前看起来是修缮过的,白墙上还写了不少东西。

东西肯定是在地下的,但是究竟要怎么挖就是个问题了。

大张旗鼓地挖肯定不行,不然之后容易被有心人联想到这个事情。

以后可以暴露出来,但现阶段最好不要。

毕竟安全最重要。

张启自己在小小的庙里逛了一圈。

这里真的看几眼就能看透了,而且根据吴猛的说法后来还装修过,如果真的埋在地底下的话就是个大麻烦了。

他看着面前的头泥像。

泥像应该是华佗的泥像,外面本来还度了层其他东西,因为没有修缮和养护逐渐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等下。

他之前搜过不少华佗庙,所以也刚好看过几个华佗庙的样子。

一般来说,都跟课本上看到的图差不了多远,大概师傅们自己都有点门道,这样最省事,买家也不容易出什么疑惑。

但面前这个,明显长得完全不像。

这个泥像比起其他的更加瘦削,身材单薄,但是风骨却又完美展现了出来。

要不是因为没有养护,逐渐地变成了现在这样子,凭着这么多年的修缮,它说不定还是件文物。

但它就算这样,如果能证明的话,确实也是件文物。

可张启有个想法。

他当时让吴家的人还准备了手抄本。

不可能所有东西都放到同一个地方的。

那么。

有没有可能,在触手可及的泥像里,就躺着一本他想要的《青囊书》呢?

他也不敢打碎。小心翼翼地放倒了泥像。

能看出之前其实也多次搬运过,下面底座已经有了很大的磨损痕迹。

张启自己一狠心,把底座直接往旁边一撞。

泥石碎裂的声音在这空旷的地方相当明显。

整个底座掉在一边,碎裂的底座露出了一个边角。

张启一下子就意识到了什么,大笑了起来。

得来全不费工夫。

甚至泥像都能保存下来。

他们竟然把《青囊书》的存放盒放进了底座里。

怪不得刚才就觉得底座厚实得过分,他还以为是因为多次修缮为了稳固底座才这么厚的。

也不小心忽略的不太对的重量。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子。

《青囊书》!

果然是它!

张启的脸上直接带上了巨大的笑容。

他把书放回盒子里,然后放到自己带来的袋子中。

这种东西,理论上应该要直接上交国家!

但。

抱歉了,以后他一定会为国家拿回更多的东西。

但如果为了做到这件事,《青囊书》对他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虽然他没想过私吞,更不是想用它谋钱财。

但他现在,需要话语权。

只是符家救命恩人,这恩情也许有一天就会过去。

他能用《青囊书》换来的地位、话语权,那是不可替代的。

当然,他只是换个方式,迂回地来。

想来最后,殊途同归。

他小心翼翼地提起袋子,拿着自己想要的东西走出庙。

每个门也仔细上锁了。

刚才他把底座砸碎了扔院子里了,因为年久失修,在里面显得也不奇怪,而那个泥像他也小心翼翼用庙里的布包裹着放在一边了。

之后再找人回来修缮吧。

还不知道,盒子里的书到底能不能有个良好的状态。

他自己买了套工具,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子。

然后用工具一层一层地打开了里面的纸张。

他以为会是用其他东西保存的。

没想到竟然是纸。

小心翼翼怕不小心破坏了任何一张纸。

这。至少也是一千年前的手抄本了。

《青囊书》上的各种内容。

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再次重见天日。

张启没来得及多看,他小心翼翼地再次复原了本来的样子。

把盒子放进了自己新买来专门放置书画文物的箱子。

古书画之所以能够保存得久,一是因为用的宣纸不同于普通的纸张,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只要保存得当,环境也比较好,不潮湿不受热,很就不容易出现发黄、变脆的现象。二是多数都有装裱。

他发现的《青囊书》,属于用的纸的质量相当上层。

而且刚才在盒子里还看到了不少东西。想来就是古时候防虫防潮的东西。

这个盒子表层摸上去的材质也是他不熟悉的,说不定是古代人防火的智慧。

而且毕竟在底座里常年封着,底座封起来后算是一个密闭的空间,空气极其稀薄,那盒子和里面的东西就不易氧化,能够一直保持干燥,所以能够存储这么久都没发生任何改变。

张启摸了摸自己买的箱子。

里面的东西,没有细看,只是粗略地看了几眼,怕自己一个外行方式不对就损坏了这些宝藏。

但哪怕只是随意地看了几眼,以他这个现代人的眼光,也能知道。

这里面的东西,绝对不一般。

也许今日用不上了,因为已经落后了。

可是里面有些内容,甚至比上世纪的医疗技术更加领先!

这是什么概念?

一个生活在208年的古人。

他的技术,放在1800年后,仍然是正确的。

张启不得不感慨于,世界上的天才何其多。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这些天才的思想,不要埋没于历史上。

哪怕是近两千年后的今天。

它也能发挥巨大的价值。

他之前只是粗略地知道,曹操并不喜欢华佗的一些理论。

现在他才知道为什么。

这上面的部分内容,太过于超前了。

哪怕就放在200年前,在西方可能都要上火刑架。

更别提实施了。

不知道华佗究竟怎么做到的。

那天遇到的老医生对民族失去了《青囊书》那么惋惜不是假的。

他现在看了几眼而已,也觉得如果不能拯救回来,确实是人类的损失。

“还好,我能用短信让它重见天日。”

他目光如炬,盯着那个箱子。

“看来,明天有必要去医院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