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风云更新时间:2021-08-03 22:25:30
释放阅读上一章
大院风云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三十一章 意外的引路人(二)

石海涛十分赞赏罗浩天的观点:“浩天,你的话我信,全民皆兵,百姓大众人人起来抗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来,老师敬你一杯!”

石海涛双眼潮红,他被罗浩天乐观的抗战态度和胆识感染了,举起杯子伸向罗浩天。

“老师,我敬您的一片赤子之心。”罗浩天站起身来,回敬着石海涛。

两杯相碰,发出清脆铿锵的“叮当”声,这是心有灵犀的思想的碰撞。

“对了,说到人人抗战,我想起了我的两个小侄儿,一个叫石宝,一个叫柳生,还算好学上进,刚刚高中毕业的他们,国难当头却毫不畏惧,听他们说准备回乡下去组织抗日游击队,要跟日本人拼呢。我看他们两个娃娃蛮有志气,值得提携。”石海涛话入正题,他此次来找罗浩天,就是想通过罗浩天给柳生和石宝一些指点。

“噢,老师还有这样少年才俊心系家国的侄儿?”罗浩天也来了兴致。

“哎,两个侄儿虽说精神可嘉,甚可欣慰,但毕竟少年懵懂不谙世事。”石海涛把玩着手中的酒杯,向罗浩天投去期待的目光,“他们在政治上还很幼稚,我很担心,怕他们没有明白人的指点,容易受人蒙蔽和利用,我长期在外地工作,回龙城的时间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鞭长莫及管不到他们的具体事情,希望你今后能够费心替我照应照应,有机会就给他们指条正确的道路吧。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乱世出英雄,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秋,也没必要拦着他们,说不定真能折腾出个名堂也未可知。”

“放心吧老师,我一定竭尽所能帮助他们。”罗浩天紧紧地握着老师的手,应承道。

受恩师所托,罗浩天决定找个机会见见柳生和石宝两个青年学生,再见机行事。

通过石海涛传话,罗浩天主动约请柳生和石宝在罗池书店碰头会面。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狭窄的罗池书店里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一身长衫的罗浩天头戴绅士帽,轻快地跨进书店的大门,敏锐的目光环顾着四周的人群,心中涌起一丝欣慰的感慨:一向好强的龙城人,的确从容淡定,尽管眼下已是风声鹤唳大敌当前,残酷的战争马上就要打响,但人们读书求知的兴致依然不减,真是难得啊!

罗浩天走到的靠南墙一角的书架前,仔细扫视着一排排整齐的图书,然后从中抽出一本,倚着墙壁慢慢地翻阅起来。他的双眼落在书本的文字上,而眼睛的余光却在整个书店内机警地搜寻着,既敏锐又不露半点痕迹。

不一会,两个穿学生装的年轻人有说有笑地走进了书店,径直来到靠南墙一角的书架前,他们一边在找书架上的书,一边四处打量着,很快便将目光停留在倚墙看书的罗浩天身上,两人相互使了个眼色,从书架上找了本书翻看着,慢慢向罗浩天靠拢过去。

凭经验,这就是自己要等的人,瞧他们那个既兴奋又紧张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前来赴约的,只是心里头没有个底,有些焦灼不安,看起书来也是明显的心不在焉。

“两位小兄弟,看的什么书呢,这么认真?”罗浩天合上书本,看看前面的年轻人,主动搭讪道。这听起来很普通的问候,其实是罗浩天事先约定好的接头话。长期的地下工作习惯了,处处得小心提防,平常与人打交道,也要做到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社会科学》,这本书很不错。”小高个子柳生仰脸看了看罗浩天,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小声回答道。面前这个主动搭话的大哥哥,深邃的眉眼间透着一股难以遮掩的沉稳的英武之气,面相却是十分的亲和,看上去三十岁不到的年纪,果然是约好相见的人。

“你们是柳生和石宝吧?”罗浩天脸上微露着关切的笑容。

“您就是罗浩天大哥吧?”柳生和石宝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走,我们到柳江边去溜达溜达。”罗浩天轻抚着两位年轻人的肩膀往外走。

走出书店,穿过东门,罗浩天领着两人来到柳江边。

面对着奔涌不息的柳江水,再回望一眼庄严屹立的东门城楼,诗兴大发的罗浩天深有感慨地兀自吟咏起了柳子厚的《登柳州城楼》: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吟到动情处,洪亮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哽咽沙哑起来。

“罗大哥,你也喜欢柳宗元?”柳生似乎发现了罗浩天兴趣的新大陆,看来他们之间还有共同的文学爱好呢。

“柳子厚是一个非常值得敬佩与怀念的人,他对老百姓具有一种天生的悲悯情怀,虽然只当了四年的龙城刺史,但却为龙城黎民百姓办了很多实实在在的的好事,重修孔庙、兴办学堂书院、破除巫神迷信、开凿饮用水井、释放抵债奴婢、植树造林等等,件件功德历历可数,可敬可佩,他的这些举措促进了龙城地方文明的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罗浩天拣起一颗小石子,奋力甩向激流奔涌的江心,小石子在水面转着一圈一圈的水漂,不断地向前弹跳,然后落在很远的地方,无声地沉入水底,再无波澜。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柳生也接着吟起柳示元的《种柳戏题》来。当年曾参与永贞革新的柳宗元,他的政治抱负是何等的伟大,而这样一个心怀伟大抱负的人却偏偏要被放逐到荒僻的龙城。也许这就叫作造化弄人吧!

罗浩天找了一棵大柳树,招呼两人背树而坐。这柳树有些年头了,虬干粗大,树顶突兀,历经了岁月风雨的沧桑,长长的柳条从枝干上低垂下来,却有着任风飘摇的从容。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三十一章 意外的引路人(二)

书名:大院风云
作者名:辰子
更新时间:2021-08-03 22:25:30

石海涛十分赞赏罗浩天的观点:“浩天,你的话我信,全民皆兵,百姓大众人人起来抗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来,老师敬你一杯!”

石海涛双眼潮红,他被罗浩天乐观的抗战态度和胆识感染了,举起杯子伸向罗浩天。

“老师,我敬您的一片赤子之心。”罗浩天站起身来,回敬着石海涛。

两杯相碰,发出清脆铿锵的“叮当”声,这是心有灵犀的思想的碰撞。

“对了,说到人人抗战,我想起了我的两个小侄儿,一个叫石宝,一个叫柳生,还算好学上进,刚刚高中毕业的他们,国难当头却毫不畏惧,听他们说准备回乡下去组织抗日游击队,要跟日本人拼呢。我看他们两个娃娃蛮有志气,值得提携。”石海涛话入正题,他此次来找罗浩天,就是想通过罗浩天给柳生和石宝一些指点。

“噢,老师还有这样少年才俊心系家国的侄儿?”罗浩天也来了兴致。

“哎,两个侄儿虽说精神可嘉,甚可欣慰,但毕竟少年懵懂不谙世事。”石海涛把玩着手中的酒杯,向罗浩天投去期待的目光,“他们在政治上还很幼稚,我很担心,怕他们没有明白人的指点,容易受人蒙蔽和利用,我长期在外地工作,回龙城的时间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鞭长莫及管不到他们的具体事情,希望你今后能够费心替我照应照应,有机会就给他们指条正确的道路吧。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乱世出英雄,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秋,也没必要拦着他们,说不定真能折腾出个名堂也未可知。”

“放心吧老师,我一定竭尽所能帮助他们。”罗浩天紧紧地握着老师的手,应承道。

受恩师所托,罗浩天决定找个机会见见柳生和石宝两个青年学生,再见机行事。

通过石海涛传话,罗浩天主动约请柳生和石宝在罗池书店碰头会面。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狭窄的罗池书店里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一身长衫的罗浩天头戴绅士帽,轻快地跨进书店的大门,敏锐的目光环顾着四周的人群,心中涌起一丝欣慰的感慨:一向好强的龙城人,的确从容淡定,尽管眼下已是风声鹤唳大敌当前,残酷的战争马上就要打响,但人们读书求知的兴致依然不减,真是难得啊!

罗浩天走到的靠南墙一角的书架前,仔细扫视着一排排整齐的图书,然后从中抽出一本,倚着墙壁慢慢地翻阅起来。他的双眼落在书本的文字上,而眼睛的余光却在整个书店内机警地搜寻着,既敏锐又不露半点痕迹。

不一会,两个穿学生装的年轻人有说有笑地走进了书店,径直来到靠南墙一角的书架前,他们一边在找书架上的书,一边四处打量着,很快便将目光停留在倚墙看书的罗浩天身上,两人相互使了个眼色,从书架上找了本书翻看着,慢慢向罗浩天靠拢过去。

凭经验,这就是自己要等的人,瞧他们那个既兴奋又紧张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前来赴约的,只是心里头没有个底,有些焦灼不安,看起书来也是明显的心不在焉。

“两位小兄弟,看的什么书呢,这么认真?”罗浩天合上书本,看看前面的年轻人,主动搭讪道。这听起来很普通的问候,其实是罗浩天事先约定好的接头话。长期的地下工作习惯了,处处得小心提防,平常与人打交道,也要做到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社会科学》,这本书很不错。”小高个子柳生仰脸看了看罗浩天,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小声回答道。面前这个主动搭话的大哥哥,深邃的眉眼间透着一股难以遮掩的沉稳的英武之气,面相却是十分的亲和,看上去三十岁不到的年纪,果然是约好相见的人。

“你们是柳生和石宝吧?”罗浩天脸上微露着关切的笑容。

“您就是罗浩天大哥吧?”柳生和石宝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走,我们到柳江边去溜达溜达。”罗浩天轻抚着两位年轻人的肩膀往外走。

走出书店,穿过东门,罗浩天领着两人来到柳江边。

面对着奔涌不息的柳江水,再回望一眼庄严屹立的东门城楼,诗兴大发的罗浩天深有感慨地兀自吟咏起了柳子厚的《登柳州城楼》: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吟到动情处,洪亮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哽咽沙哑起来。

“罗大哥,你也喜欢柳宗元?”柳生似乎发现了罗浩天兴趣的新大陆,看来他们之间还有共同的文学爱好呢。

“柳子厚是一个非常值得敬佩与怀念的人,他对老百姓具有一种天生的悲悯情怀,虽然只当了四年的龙城刺史,但却为龙城黎民百姓办了很多实实在在的的好事,重修孔庙、兴办学堂书院、破除巫神迷信、开凿饮用水井、释放抵债奴婢、植树造林等等,件件功德历历可数,可敬可佩,他的这些举措促进了龙城地方文明的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罗浩天拣起一颗小石子,奋力甩向激流奔涌的江心,小石子在水面转着一圈一圈的水漂,不断地向前弹跳,然后落在很远的地方,无声地沉入水底,再无波澜。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柳生也接着吟起柳示元的《种柳戏题》来。当年曾参与永贞革新的柳宗元,他的政治抱负是何等的伟大,而这样一个心怀伟大抱负的人却偏偏要被放逐到荒僻的龙城。也许这就叫作造化弄人吧!

罗浩天找了一棵大柳树,招呼两人背树而坐。这柳树有些年头了,虬干粗大,树顶突兀,历经了岁月风雨的沧桑,长长的柳条从枝干上低垂下来,却有着任风飘摇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