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风云更新时间:2021-08-03 22:25:29
释放阅读上一章
大院风云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二十五章 秘密火星(三)

“去延安,去找共产党!”把《西行漫记》推荐给同学们的同时,柳生当着大家的面,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也在试探地征求各位的意见。

“我同意,去延安。”韦三金翻阅着《西行漫记》中的记录,第一个响应。

“我也很想过延安那样的战斗生活。”

“延安真是人人心中向往的地方。”

韦开盛、赵红年、韦三金、石宝、韦良朋几个立即鼓掌表示赞同。遥远的延安,对于这些在黑暗里摸索的高中生,真是太有吸引力了。他们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到心中向往之地。

可是,严酷的现实阻断了他们纯真的愿望。奔赴遥远的革命圣地延安,仅凭未能自立的高中生的一腔热忱,谈何容易?

惆怅与彷徨一时笼罩着柳生和同学们无助的心灵。

柳生他们一些爱读书的同学,经常去桂林生活书店找书看,久而久之便与书店的经理老卢熟络起来。老卢个子不高,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穿一件深蓝的长衫,见人总是笑呵呵呵的,老远就打着招呼:“欢迎光临生活书店!”

老卢是个典型的热心肠,每次柳生他们来到书店,总是不厌其烦地主动推荐新到的好书,并且给他们提供读书指南,引导他们怎样才能把一本好书读懂读透,让他们阅读起来能够事半功倍,果然进步很快。柳生他们对老卢也很喜欢,每有不懂的问题,总是毫不忌讳地向他请教,他也从不推辞,尽其所能地为大家释疑解惑,他往往旁征博引,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柳生深深佩服老卢独到的见解,把他当成比学校里的老师还要知识渊博的导师来尊敬。直到很久以后,柳生才了解到,他们一直敬佩的老卢,原来真实的身份就是一名地下共产党员!

“其实,你们可以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取长补短。比如,几个志趣相投的人,一起搞一个读书小组什么的。大家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阅读,通过讨论增长见识,这样进步会更快呢。”老卢有时也会对柳生他们提建议。

老卢看似不经意的建议,与柳生和赵红年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没错,只有相互碰撞,才可能绽放出思想的火花来。

“要不,我们组织成立一个秘密读书会吧?你们觉得怎么样?”赵红年打破沉闷,向大家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

“我们现在不能去延安,但我们可以多读些马列的书,学习马列的理论知识,相互交流,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这个提议很好,我举双手赞成。”柳生拍着巴掌第一个响应,成立读书会也是他最近以来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一个人读书,毕竟精力和眼界都很有限,渠道也单一,不如集思广益最有成效。

“秘密读书会还可以把桂林各中学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团结起来,我们可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共同进步。”韦三金也表示赞成。

“通过读书会我们可以群策群力,只要我们按照共产党书中的要求认真去做,将来找党就更加容易了。”

要想党来找自己,在这样白色恐怖的时代,是很困难的,只有自己多学习,多向党的要求靠拢,主动寻找,总有一天,一定会找到向往的共产党。

“给我们的读书会取个名字吧。”

“名字要取得有意思些,一定要能吸引人。”

“叫向共读书会怎么样?我们就是向往共产党。”有人立即提出自己的想法。

“名字倒不错,但不能用。”有人反对。

“为什么不能用?”提建议的人不服气。这名字听起来多么高大上,向往共产党,不是很贴切的名字么?

“我们现在是秘密读书会,要隐蔽好我们的身份,决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我们的把柄,更不能向敌人暴露自己,知道吗?”还是赵红年比较老练。

“这个倒是没有想到。”提建议的人恍然大悟。

“那叫群英会怎么样?”又有人提出新的建议。

“群英会好是好,可是容易让人产生歧义,造成误解。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我们是一群搞武斗的呢。不妥不妥。大家再想想。”赵红年还是觉得这名字不够好,可自己又想不出更好的名字来,抓耳挠腮地穷思忖着。

“柳生,你来想个妥贴的名字,你脑瓜子好使,平素就你主意最多。”韦三金看着柳生,点了他的将。

柳生也正在思考着应该给读书会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好,既要听起来响亮,又不能过于露骨,还要有一种神秘的向往力,给人有一种光明的指引。

“你们觉得,火星社这个名字怎么样?”柳生沉吟良久,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火星社,怎么解释呢?”有人觉得柳生取的名字不错,但却不太理解具体的含义。

“我最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为文章里面的论述感到惊叹。一小星的火种,只要引导得好,最终可以成为燎原之势。我们的读书会也应该有这种志向和追求。”柳生说完,微微一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柳生说得对啵!”

“取火星之名还有一重意思,火星者,遥远的星光也,意为追求远方的光明。”

“大才子就是大才子,取个名字都这么富有哲理,这么有深意。看来火星社不红火都不行呢。”伙伴们一个个竖起了大拇指,夸赞柳生才思敏捷。

“哎呀,没你们说的这么玄乎,我就是灵感突发,猛然想到。”大家的夸赞说得柳生不好意思起来。不过对于火星社名字剖析,还真是十分到位,伙伴们送他智多星的称号的确不是徒有虚名的。

“火星社”正式成立了。首倡者赵红年被公推为社长,韦开盛任副社长,智多星柳生担任宣传委员,石宝、韦三金、韦良朋、赵凯歌、赵匡农、黄俊生、李况生、何牧、陈振南、秦起源、林雄鹏等都是读书会的成员,一共有十多人,他们分别来自桂林中学、汉民中学、逸仙中学、中山中学、立达中学、无锡国专、八桂艺专等市内学校,都是各个学校的思想活跃分子。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二十五章 秘密火星(三)

书名:大院风云
作者名:辰子
更新时间:2021-08-03 22:25:29

“去延安,去找共产党!”把《西行漫记》推荐给同学们的同时,柳生当着大家的面,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也在试探地征求各位的意见。

“我同意,去延安。”韦三金翻阅着《西行漫记》中的记录,第一个响应。

“我也很想过延安那样的战斗生活。”

“延安真是人人心中向往的地方。”

韦开盛、赵红年、韦三金、石宝、韦良朋几个立即鼓掌表示赞同。遥远的延安,对于这些在黑暗里摸索的高中生,真是太有吸引力了。他们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到心中向往之地。

可是,严酷的现实阻断了他们纯真的愿望。奔赴遥远的革命圣地延安,仅凭未能自立的高中生的一腔热忱,谈何容易?

惆怅与彷徨一时笼罩着柳生和同学们无助的心灵。

柳生他们一些爱读书的同学,经常去桂林生活书店找书看,久而久之便与书店的经理老卢熟络起来。老卢个子不高,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穿一件深蓝的长衫,见人总是笑呵呵呵的,老远就打着招呼:“欢迎光临生活书店!”

老卢是个典型的热心肠,每次柳生他们来到书店,总是不厌其烦地主动推荐新到的好书,并且给他们提供读书指南,引导他们怎样才能把一本好书读懂读透,让他们阅读起来能够事半功倍,果然进步很快。柳生他们对老卢也很喜欢,每有不懂的问题,总是毫不忌讳地向他请教,他也从不推辞,尽其所能地为大家释疑解惑,他往往旁征博引,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柳生深深佩服老卢独到的见解,把他当成比学校里的老师还要知识渊博的导师来尊敬。直到很久以后,柳生才了解到,他们一直敬佩的老卢,原来真实的身份就是一名地下共产党员!

“其实,你们可以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取长补短。比如,几个志趣相投的人,一起搞一个读书小组什么的。大家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阅读,通过讨论增长见识,这样进步会更快呢。”老卢有时也会对柳生他们提建议。

老卢看似不经意的建议,与柳生和赵红年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没错,只有相互碰撞,才可能绽放出思想的火花来。

“要不,我们组织成立一个秘密读书会吧?你们觉得怎么样?”赵红年打破沉闷,向大家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

“我们现在不能去延安,但我们可以多读些马列的书,学习马列的理论知识,相互交流,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这个提议很好,我举双手赞成。”柳生拍着巴掌第一个响应,成立读书会也是他最近以来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一个人读书,毕竟精力和眼界都很有限,渠道也单一,不如集思广益最有成效。

“秘密读书会还可以把桂林各中学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团结起来,我们可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共同进步。”韦三金也表示赞成。

“通过读书会我们可以群策群力,只要我们按照共产党书中的要求认真去做,将来找党就更加容易了。”

要想党来找自己,在这样白色恐怖的时代,是很困难的,只有自己多学习,多向党的要求靠拢,主动寻找,总有一天,一定会找到向往的共产党。

“给我们的读书会取个名字吧。”

“名字要取得有意思些,一定要能吸引人。”

“叫向共读书会怎么样?我们就是向往共产党。”有人立即提出自己的想法。

“名字倒不错,但不能用。”有人反对。

“为什么不能用?”提建议的人不服气。这名字听起来多么高大上,向往共产党,不是很贴切的名字么?

“我们现在是秘密读书会,要隐蔽好我们的身份,决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我们的把柄,更不能向敌人暴露自己,知道吗?”还是赵红年比较老练。

“这个倒是没有想到。”提建议的人恍然大悟。

“那叫群英会怎么样?”又有人提出新的建议。

“群英会好是好,可是容易让人产生歧义,造成误解。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我们是一群搞武斗的呢。不妥不妥。大家再想想。”赵红年还是觉得这名字不够好,可自己又想不出更好的名字来,抓耳挠腮地穷思忖着。

“柳生,你来想个妥贴的名字,你脑瓜子好使,平素就你主意最多。”韦三金看着柳生,点了他的将。

柳生也正在思考着应该给读书会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好,既要听起来响亮,又不能过于露骨,还要有一种神秘的向往力,给人有一种光明的指引。

“你们觉得,火星社这个名字怎么样?”柳生沉吟良久,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火星社,怎么解释呢?”有人觉得柳生取的名字不错,但却不太理解具体的含义。

“我最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为文章里面的论述感到惊叹。一小星的火种,只要引导得好,最终可以成为燎原之势。我们的读书会也应该有这种志向和追求。”柳生说完,微微一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柳生说得对啵!”

“取火星之名还有一重意思,火星者,遥远的星光也,意为追求远方的光明。”

“大才子就是大才子,取个名字都这么富有哲理,这么有深意。看来火星社不红火都不行呢。”伙伴们一个个竖起了大拇指,夸赞柳生才思敏捷。

“哎呀,没你们说的这么玄乎,我就是灵感突发,猛然想到。”大家的夸赞说得柳生不好意思起来。不过对于火星社名字剖析,还真是十分到位,伙伴们送他智多星的称号的确不是徒有虚名的。

“火星社”正式成立了。首倡者赵红年被公推为社长,韦开盛任副社长,智多星柳生担任宣传委员,石宝、韦三金、韦良朋、赵凯歌、赵匡农、黄俊生、李况生、何牧、陈振南、秦起源、林雄鹏等都是读书会的成员,一共有十多人,他们分别来自桂林中学、汉民中学、逸仙中学、中山中学、立达中学、无锡国专、八桂艺专等市内学校,都是各个学校的思想活跃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