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士更新时间:2021-05-13 15:01:09
释放阅读上一章
老战士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五十六章 民宿开发

随着《极限挑战》在电视上的热播,东升村一下子变得出名了,很多游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因为进山的公路也已经修好,四通八达,非常方便,因为有很多的人都是以自驾游的方式来这里野营度假的。

这么一来,当地的村民们又多了一项增收的工作,那便是服务好这些游客们。

在东升村有一片湖泊,湖泊旁有一大片平缓的草地,平时这里是村民们放牛放羊的地方,而游客发现,这里非常适合露营,以及做团建,慢慢地,随着游客间的口碑相传,东升村又成为了一个做团建的好去处,年轻人们更是结伴前来游玩。

于是,老战士们又协助扶贫干部们,开始组织村民们开发一些旅游服务项目,比如,让一些手艺不错的村民摆摊,售卖各种小吃。老人们则摆出各种当地特产进行售卖。

王月婷针对前来游玩的顾客,以村委的名义购置了一些郊游用具,比如折叠桌椅,遮阳帐篷和方便炉具等等,方便前来郊游的驴友们租用。

光是这一项,便能为村子里增加不少的收入。

一天,一个游客对王月婷说:“真想在这里多住几天,要是这里有民宿就好了。”

游客的这句话惊醒了王月婷和众人,于是,老战士和扶贫干部们又召开了一个会,商议起是否要在东升村发展民宿项目的事情。

“我觉得民宿是非常适合开发的一个项目,我之前在南宁的时候,就发现周边的县份有非常多的民宿,大多数都是由老旧的民房改造的,这样一来,不仅不需要新建住宅,而且还能让村里那些闲置的民房得以利用,还为村民们增加了租金的收入。”江伟峰说道,他的女儿与女婿一家定居南宁,所以他经常会到南宁旅居,就曾经多次与女儿一家到周边县份的民宿游玩,对那些民宿的居住体验非常良好。

“老江说得对,民宿是现在乡村振兴一种新的模式,尤其在发达地区,比如浙江,江苏这些经济发达的地方有着非常好的发展经验,所以随着我们这里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民宿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所以,我也认为是到了发展民宿经济的是时候了。”驻村扶贫小组的周书记说道。

“对,哪怕最后不一定会成功,我们也应该大胆地尝试一次,当然,我们这次发展民宿,主要还应该以引进外来投资为主,因为民宿经济毕竟是一个新事物,不一定就能保证成功,所以要尽量地引进外资,这样才能抵御风险。”王志毅说道。

“我也认为可行!”邓长河说。众人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致同意可以尝试着发展民宿经济。

既然定下了发展民宿经济的目标,大家便兵分多路,一起推进。王月婷与扶贫干部们把民宿发方案提交到了相关部门,很快便获得了肯定与支持,并出台了各种优惠与扶持政策。

而老战士这边呢,一方面继续为整改乡村环境而努力,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在用各种方式帮助东升村做宣传,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

这天,东升村迎来了一个老朋友,马小明。

马小明开着一辆路虎车进了东升村,来到望月组,停在了正走在路上的王月婷身边。

马小明从车上下来,朝王月婷喊了一声:“月婷。”

马小明摘下墨镜,王月婷这才认出他来。

“马小明,你回来了!”王月婷开心地说,自从马小明回去之后,虽然他们之间也不时有联系,但也有快两年没有见面了。

“好久不见。”马小明上前和王月婷握手。

“你这次回来是有什么事吗?”王月婷问道。

“怎么,没事就不能回来看看老朋友了?”马小明笑道。

“当然可以啦,巴不得你经常来呢。”王月婷又问:“看你这个样子,像是要在这里待上几天?”

“不是几天,可能是几年。”马小明说。

“几年?”王月婷一愣,问道:“你不会也当了扶贫干部了吧?”

刚问出口,王月婷就笑了,马小明又不是公职人员,怎么可能当扶贫干部呢,除非他考上了公务员,但看他这身行头,和身后这一辆豪车,又觉得不可能。

“当然不是啦,我这次来啊,是投资来了。”马小明笑道。

“投资?”王月婷马上想到了:“你不会是想在我们这里建民宿吧?”

“聪明,没错,我这次来啊,就是为了投资民宿而来的!”马小明说。

说着马小明跟王月婷回到了杨阿婆家里,正好是午饭时间,马小明便和王月婷与杨阿婆一起吃起了午饭,腊肉炒笋干,酸菜荞头,再加上一盘炒青菜和番茄炒蛋,配上白粥。

“好想念的味道啊!”马小明感叹道,一碗白粥配小菜,让吃惯了山珍海味的马小明像是吃到这人间最清醒爽口的美食。

“好吃你就多吃点,要不然回去以后就难得吃到了。”杨阿婆笑道。

“阿婆,小明这次是要在这了常住了,所以以后每天都能吃到你煮的粥!”王月婷笑道。

“是嘛,真好啊,小明你以后每天都要来阿婆家吃饭哦。”杨阿婆笑道。

“好的,阿婆。”马小明说。

边吃饭,马小明边说起了他这次为什么要来东升村开民宿。

其实,早在外国读书的时候,马小明就经常与同学朋友们驱车到大自然中郊游、露营,他在国外见过很多民宿,因此也早在心里种下了一个民宿梦。

上次回到南宁后,马小明重新回到了繁忙的工作生活中,随着工作越来越繁忙,应酬越来越多,他也慢慢地开始怀念起在东升村扶贫的那段日子来。

那时候,每天生活在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没有压力,没有纸醉金迷,也没有人情世故,虽然每天都很劳碌辛苦,却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脚踏实地,掷地有声,让他感觉那是人生中最畅快,也是最开心的一段时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就是马小明在东升村的那段日子里最深的感触。

于是,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就是有一天一定要重返东升村,而当从邓长河那里听说东升村现在正在开发民宿经济的时候,他的这个梦想一下子便被点燃了。

可是,梦想虽好很丰满,现实却是骨感的,马小明虽然有一个民宿的梦想,但却并没有投资做民宿的资本,毕竟他家里虽然有些钱,但还是经不起他拿去折腾一个可能并不赚钱的民宿的。

马小明陷入了纠结,也不敢告诉叔叔他的这些想法,直到马跃发现了他的异样,得知了他的想法。

“小明,你开民宿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吗?”马跃问侄子道。

“一开始的时候,开民宿这件事确实只是存在我脑海里的一个念头,一个梦想,也因为只是梦想,所以在我没有条件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要去尝试,可是直到我听说东升村要发展民宿经济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开民宿可能不仅仅只是我的一个梦想,还可能会成为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一条路径,所以,我的这个梦想就越来越强烈了。”马小明解释道。

“嗯,你现在懂得这样想,那就说明你开民宿的想法已经成熟了,如果你仅仅只是把开民宿当做是属于自己的个人的梦想去实现,那往往是会失败的,因为理想主义者往往不懂得怎么去经营一份事业,民宿不仅仅是梦想,更是一份事业啊。不过,如果你把这份事业与你关心的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当你想到,你干这份事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帮助其他人,让其他人也能从这份事业中获得利益,那么你就明白了什么是‘利他’思想,最生意,干事业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懂得利他,这样,才能真正成功!”马跃说道,这些话都是他这几十年在商海中摸爬滚打悟出的道理。

“叔叔,我明白了,我会好好地去经营这份事业的。”马小明说。

“好,你开民宿的资金,由我来投资。”马跃说。

“谢谢叔叔!”马小明说。

就这样,马小明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到东升村考察来了。

马小明在王月婷的帮助下,对东升村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分析,他做这些,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开民宿做实地调研,也是为了帮助完善东升村的整体民宿开发计划方案,他在大学里学的就是企业管理,因此做起方案正好可以发挥专业特长。

方原此时因为工作原因已经回到了军休中心上班,但和王月婷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当听说马小明又要回到东升村,方原顿时紧张起来。

其实此时的方原,早已经确定了王月婷在他心中的地位,那就是爱情的不二人选,只是,他也知道,王月婷在东升村彻底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老乡们彻底摆脱贫困之前,是不会离开东升村,更不会谈恋爱的,所以,他其实一直在申请,希望军休中心能再次把他安排到东升村去参与扶贫工作,而这一次,他要和王月婷一样,也要当一个正式的扶贫干部。

而马小明的到来,禁不住让方原胡思乱想,难道,马小明是冲着王月婷来的?毕竟刚来东升村的时候,他就表现出对王月婷的好感来着,就算他不是专门奔着王月婷来的,可是现在朝夕相处,而马小明又决定要在村里定居,久而久之,俩人说不定就日久生情了。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这么想着,方原再次向军休中心提交了下乡扶贫的申请。

一个月之后,马小明在东升村投资的民宿便竣工了,不过这只是他民宿计划中的第一期,他打算便开业试运营,便进行第二期的民宿改造。

开业典礼那天,马小明邀请了很多人前来参加,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方原。

“兄弟,我给你留了最好的一间房,你不来可会后悔的哦。”马小明打电话对方原说。

“好,我一定去!”虽然吃马小明和王月婷的醋,但在方原心中,马小明还是好兄弟,兄弟邀请,又岂能不去呢?

方原来到马小明投资的民宿时,见王月婷和马小明正在民宿大门前谈笑风生。

“或许,他们才是天生的一对呢?”方原在心里嘀咕着,不知道为什么,当看到马小明和王月婷亲密地站在一起时,心里却并没有生出醋意,而是竟然有种想要祝福他们的心思来。

“方原,你来啦!”马小明向方原打招呼,王月婷也对他微笑。

还记得两个月前离开的东升村的时候,王月婷专程把方原送到了村口,一副依依惜别的样子,仍历历在目。

这么想着,方原微笑着向马小明和王月婷走去。

“好久不见!”王月婷对方原笑道。

“好久不见。”方原也回以微笑。

“别傻笑啦,进去喝杯茶先。”马小明说着,把俩人带进了民宿的客厅。

马小明这间民宿,是现代派的极简风格,有种中西合璧的味道,三人坐下来边喝茶边聊天,说着这段时间里各自的生活。

这时,老战士们也陆续前来,祝贺马小明民宿开张,而马小明通过他强大的人脉,也从城市邀请了不少朋友前来试住,这第一期的十八间房,差不多就这样住满了。

民宿渐渐热闹了起来,马小明又安排了厨师,为大家提供各种美食,厨师有他从城市带来的,也有在村里发掘的,善于做豆腐的周嫂,和善于做煎饼的王金海,都被他雇来做了半个厨师。

“来来来,大家尝尝我这碗古法现磨的豆腐脑。”周嫂给大家端上了一碗碗新鲜出炉,鲜嫩水润的豆腐脑。

“还有我的煎饼,配豆腐脑吃,口味独特,绝配!”王金海也端上了一大盘的煎饼。

“嘿,我同意你的煎饼配我的豆腐脑了吗?”周嫂开玩笑道。

“这豆腐脑鲜嫩,煎饼香脆,本来就是天生一对,还要你同意?”王金海反击道。

俩人“骂骂咧咧”地向厨房走去,看得众人哈哈大笑。

“月婷啊,现在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王志毅凑到王月婷身边悄声说。

“什么任务?”王月婷问道。

“是关于你金海叔和周嫂的,你看看他们,像不像是天生一对?”邓长河在一旁补充道,并指向了王金海和周嫂的方向,只见俩人正在互怼呢。

王志毅和邓长河一起看着王月婷笑。

王月婷恍然大悟,笑道:“保证完成任务!”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五十六章 民宿开发

书名:老战士
作者名:梁宇寒
更新时间:2021-05-13 15:01:09

随着《极限挑战》在电视上的热播,东升村一下子变得出名了,很多游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因为进山的公路也已经修好,四通八达,非常方便,因为有很多的人都是以自驾游的方式来这里野营度假的。

这么一来,当地的村民们又多了一项增收的工作,那便是服务好这些游客们。

在东升村有一片湖泊,湖泊旁有一大片平缓的草地,平时这里是村民们放牛放羊的地方,而游客发现,这里非常适合露营,以及做团建,慢慢地,随着游客间的口碑相传,东升村又成为了一个做团建的好去处,年轻人们更是结伴前来游玩。

于是,老战士们又协助扶贫干部们,开始组织村民们开发一些旅游服务项目,比如,让一些手艺不错的村民摆摊,售卖各种小吃。老人们则摆出各种当地特产进行售卖。

王月婷针对前来游玩的顾客,以村委的名义购置了一些郊游用具,比如折叠桌椅,遮阳帐篷和方便炉具等等,方便前来郊游的驴友们租用。

光是这一项,便能为村子里增加不少的收入。

一天,一个游客对王月婷说:“真想在这里多住几天,要是这里有民宿就好了。”

游客的这句话惊醒了王月婷和众人,于是,老战士和扶贫干部们又召开了一个会,商议起是否要在东升村发展民宿项目的事情。

“我觉得民宿是非常适合开发的一个项目,我之前在南宁的时候,就发现周边的县份有非常多的民宿,大多数都是由老旧的民房改造的,这样一来,不仅不需要新建住宅,而且还能让村里那些闲置的民房得以利用,还为村民们增加了租金的收入。”江伟峰说道,他的女儿与女婿一家定居南宁,所以他经常会到南宁旅居,就曾经多次与女儿一家到周边县份的民宿游玩,对那些民宿的居住体验非常良好。

“老江说得对,民宿是现在乡村振兴一种新的模式,尤其在发达地区,比如浙江,江苏这些经济发达的地方有着非常好的发展经验,所以随着我们这里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民宿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所以,我也认为是到了发展民宿经济的是时候了。”驻村扶贫小组的周书记说道。

“对,哪怕最后不一定会成功,我们也应该大胆地尝试一次,当然,我们这次发展民宿,主要还应该以引进外来投资为主,因为民宿经济毕竟是一个新事物,不一定就能保证成功,所以要尽量地引进外资,这样才能抵御风险。”王志毅说道。

“我也认为可行!”邓长河说。众人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致同意可以尝试着发展民宿经济。

既然定下了发展民宿经济的目标,大家便兵分多路,一起推进。王月婷与扶贫干部们把民宿发方案提交到了相关部门,很快便获得了肯定与支持,并出台了各种优惠与扶持政策。

而老战士这边呢,一方面继续为整改乡村环境而努力,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在用各种方式帮助东升村做宣传,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

这天,东升村迎来了一个老朋友,马小明。

马小明开着一辆路虎车进了东升村,来到望月组,停在了正走在路上的王月婷身边。

马小明从车上下来,朝王月婷喊了一声:“月婷。”

马小明摘下墨镜,王月婷这才认出他来。

“马小明,你回来了!”王月婷开心地说,自从马小明回去之后,虽然他们之间也不时有联系,但也有快两年没有见面了。

“好久不见。”马小明上前和王月婷握手。

“你这次回来是有什么事吗?”王月婷问道。

“怎么,没事就不能回来看看老朋友了?”马小明笑道。

“当然可以啦,巴不得你经常来呢。”王月婷又问:“看你这个样子,像是要在这里待上几天?”

“不是几天,可能是几年。”马小明说。

“几年?”王月婷一愣,问道:“你不会也当了扶贫干部了吧?”

刚问出口,王月婷就笑了,马小明又不是公职人员,怎么可能当扶贫干部呢,除非他考上了公务员,但看他这身行头,和身后这一辆豪车,又觉得不可能。

“当然不是啦,我这次来啊,是投资来了。”马小明笑道。

“投资?”王月婷马上想到了:“你不会是想在我们这里建民宿吧?”

“聪明,没错,我这次来啊,就是为了投资民宿而来的!”马小明说。

说着马小明跟王月婷回到了杨阿婆家里,正好是午饭时间,马小明便和王月婷与杨阿婆一起吃起了午饭,腊肉炒笋干,酸菜荞头,再加上一盘炒青菜和番茄炒蛋,配上白粥。

“好想念的味道啊!”马小明感叹道,一碗白粥配小菜,让吃惯了山珍海味的马小明像是吃到这人间最清醒爽口的美食。

“好吃你就多吃点,要不然回去以后就难得吃到了。”杨阿婆笑道。

“阿婆,小明这次是要在这了常住了,所以以后每天都能吃到你煮的粥!”王月婷笑道。

“是嘛,真好啊,小明你以后每天都要来阿婆家吃饭哦。”杨阿婆笑道。

“好的,阿婆。”马小明说。

边吃饭,马小明边说起了他这次为什么要来东升村开民宿。

其实,早在外国读书的时候,马小明就经常与同学朋友们驱车到大自然中郊游、露营,他在国外见过很多民宿,因此也早在心里种下了一个民宿梦。

上次回到南宁后,马小明重新回到了繁忙的工作生活中,随着工作越来越繁忙,应酬越来越多,他也慢慢地开始怀念起在东升村扶贫的那段日子来。

那时候,每天生活在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没有压力,没有纸醉金迷,也没有人情世故,虽然每天都很劳碌辛苦,却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脚踏实地,掷地有声,让他感觉那是人生中最畅快,也是最开心的一段时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就是马小明在东升村的那段日子里最深的感触。

于是,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就是有一天一定要重返东升村,而当从邓长河那里听说东升村现在正在开发民宿经济的时候,他的这个梦想一下子便被点燃了。

可是,梦想虽好很丰满,现实却是骨感的,马小明虽然有一个民宿的梦想,但却并没有投资做民宿的资本,毕竟他家里虽然有些钱,但还是经不起他拿去折腾一个可能并不赚钱的民宿的。

马小明陷入了纠结,也不敢告诉叔叔他的这些想法,直到马跃发现了他的异样,得知了他的想法。

“小明,你开民宿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吗?”马跃问侄子道。

“一开始的时候,开民宿这件事确实只是存在我脑海里的一个念头,一个梦想,也因为只是梦想,所以在我没有条件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要去尝试,可是直到我听说东升村要发展民宿经济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开民宿可能不仅仅只是我的一个梦想,还可能会成为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一条路径,所以,我的这个梦想就越来越强烈了。”马小明解释道。

“嗯,你现在懂得这样想,那就说明你开民宿的想法已经成熟了,如果你仅仅只是把开民宿当做是属于自己的个人的梦想去实现,那往往是会失败的,因为理想主义者往往不懂得怎么去经营一份事业,民宿不仅仅是梦想,更是一份事业啊。不过,如果你把这份事业与你关心的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当你想到,你干这份事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帮助其他人,让其他人也能从这份事业中获得利益,那么你就明白了什么是‘利他’思想,最生意,干事业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懂得利他,这样,才能真正成功!”马跃说道,这些话都是他这几十年在商海中摸爬滚打悟出的道理。

“叔叔,我明白了,我会好好地去经营这份事业的。”马小明说。

“好,你开民宿的资金,由我来投资。”马跃说。

“谢谢叔叔!”马小明说。

就这样,马小明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到东升村考察来了。

马小明在王月婷的帮助下,对东升村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分析,他做这些,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开民宿做实地调研,也是为了帮助完善东升村的整体民宿开发计划方案,他在大学里学的就是企业管理,因此做起方案正好可以发挥专业特长。

方原此时因为工作原因已经回到了军休中心上班,但和王月婷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当听说马小明又要回到东升村,方原顿时紧张起来。

其实此时的方原,早已经确定了王月婷在他心中的地位,那就是爱情的不二人选,只是,他也知道,王月婷在东升村彻底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老乡们彻底摆脱贫困之前,是不会离开东升村,更不会谈恋爱的,所以,他其实一直在申请,希望军休中心能再次把他安排到东升村去参与扶贫工作,而这一次,他要和王月婷一样,也要当一个正式的扶贫干部。

而马小明的到来,禁不住让方原胡思乱想,难道,马小明是冲着王月婷来的?毕竟刚来东升村的时候,他就表现出对王月婷的好感来着,就算他不是专门奔着王月婷来的,可是现在朝夕相处,而马小明又决定要在村里定居,久而久之,俩人说不定就日久生情了。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这么想着,方原再次向军休中心提交了下乡扶贫的申请。

一个月之后,马小明在东升村投资的民宿便竣工了,不过这只是他民宿计划中的第一期,他打算便开业试运营,便进行第二期的民宿改造。

开业典礼那天,马小明邀请了很多人前来参加,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方原。

“兄弟,我给你留了最好的一间房,你不来可会后悔的哦。”马小明打电话对方原说。

“好,我一定去!”虽然吃马小明和王月婷的醋,但在方原心中,马小明还是好兄弟,兄弟邀请,又岂能不去呢?

方原来到马小明投资的民宿时,见王月婷和马小明正在民宿大门前谈笑风生。

“或许,他们才是天生的一对呢?”方原在心里嘀咕着,不知道为什么,当看到马小明和王月婷亲密地站在一起时,心里却并没有生出醋意,而是竟然有种想要祝福他们的心思来。

“方原,你来啦!”马小明向方原打招呼,王月婷也对他微笑。

还记得两个月前离开的东升村的时候,王月婷专程把方原送到了村口,一副依依惜别的样子,仍历历在目。

这么想着,方原微笑着向马小明和王月婷走去。

“好久不见!”王月婷对方原笑道。

“好久不见。”方原也回以微笑。

“别傻笑啦,进去喝杯茶先。”马小明说着,把俩人带进了民宿的客厅。

马小明这间民宿,是现代派的极简风格,有种中西合璧的味道,三人坐下来边喝茶边聊天,说着这段时间里各自的生活。

这时,老战士们也陆续前来,祝贺马小明民宿开张,而马小明通过他强大的人脉,也从城市邀请了不少朋友前来试住,这第一期的十八间房,差不多就这样住满了。

民宿渐渐热闹了起来,马小明又安排了厨师,为大家提供各种美食,厨师有他从城市带来的,也有在村里发掘的,善于做豆腐的周嫂,和善于做煎饼的王金海,都被他雇来做了半个厨师。

“来来来,大家尝尝我这碗古法现磨的豆腐脑。”周嫂给大家端上了一碗碗新鲜出炉,鲜嫩水润的豆腐脑。

“还有我的煎饼,配豆腐脑吃,口味独特,绝配!”王金海也端上了一大盘的煎饼。

“嘿,我同意你的煎饼配我的豆腐脑了吗?”周嫂开玩笑道。

“这豆腐脑鲜嫩,煎饼香脆,本来就是天生一对,还要你同意?”王金海反击道。

俩人“骂骂咧咧”地向厨房走去,看得众人哈哈大笑。

“月婷啊,现在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王志毅凑到王月婷身边悄声说。

“什么任务?”王月婷问道。

“是关于你金海叔和周嫂的,你看看他们,像不像是天生一对?”邓长河在一旁补充道,并指向了王金海和周嫂的方向,只见俩人正在互怼呢。

王志毅和邓长河一起看着王月婷笑。

王月婷恍然大悟,笑道:“保证完成任务!”